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3月10日 星期日

简政比放权更难

——访人大代表、上海市委书记韩正

本报记者 李泓冰 孙小静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3月10日   第 04 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指出,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深水区,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他要求上海要立足全局、突出重点,要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科学发展先行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要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对上海的要求,这就是上海的大局。

  上海为什么要当排头兵?韩正说,从全国来看,东西部发展很不平衡,按照经济发展规律,改革必须根据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分步骤进行,东部地区、长三角,特别是上海的改革理所应当走在全国最前列,否则就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

  “中央要求深化改革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思考这八个字,要先理顺一些逻辑关系。”韩正说,改革核心是什么,就是处理好政府、企业、市场、社会四者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必须要加大政府改革力度,过去政府行政主导过多,现在要将更多的改为市场主导。改革难就难在要突破利益固化藩篱,难在剥夺政府的部分权力,把一部分权力交还给市场、一部分交还给社会。因此,改革核心的核心是政府。四者关系中最重要的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而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决定着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也就是说,市场机制发挥到多大作用,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就有多大程度的解放与创新能力。

  他说,上海的改革将是全方位的,而政府改革更要在全开放环境下进行,比如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引入体制外的咨询力量,并且把改革纳入国家权力机关的决策、监督和推进的体系中,充分发挥我们体制的优势。

  “上海下一步还是四个字:先行先试。”他说,关键是简政,简政比放权更难。很多人关注放权,从省市放到区县,再放到乡镇,放来放去还在政府手里,更重要的是简政增效。像食品安全,政府的市场监管责任就不能放松,该负的责任还是要负。政府一定要有自我改革的精神和措施。涉及到自我改革,难度很大,特别是在付诸实施时,会触及到一些具体的利益群体,这就带来很大的挑战。要争取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人民利益的具体化,政府就必须走出自我改革的这一步,而东部地区,特别是上海理应走在前面。

  韩正说,总书记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创新思维。上海一定要跳出现在的条条框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上海的探索是否有效率,与自己比没意义,要与世界最高效率比,才叫创新,才叫国际竞争力,我们差距还很大。国际资源如何配置?主要是跨国公司来配置的。我们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吗?如果说我们的体制不能产生强大的跨国公司,效率就是假的,配置资源也是一句空话。企业才是市场主体、创新主体。创新需要人才,需要在世界环境、国际视野下培养起来的人才,上海要让这样的年轻人才脱颖而出。

简政比放权更难
杨洁篪答中外记者问
代表委员调研儿童医院
中国留学论坛举办
南方地区气温将“跳水”
风沙天里议治沙(两会特写)
境内港澳台居民从4月1日起可开立A股帐户
责编:叶紫 李尧 邮箱:peoplehw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