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3月06日 星期三

安徽泗县:续写运河文化新篇章(世界聚焦美丽中国)

余新江 王清芬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3月06日   第 08 版)

  鸟瞰清水湾。清水湾位于安徽泗县(古泗州)县城的西北部,依托古汴河、石梁河良好水系,以自然水系为特色,做足亲水、游水文章。

  古汴河道

  泗州城

  运河文化产业园规划效果图

  隋唐运河泗县段考古现场

  隋唐文化产业园总图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选段

  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中华文明最伟大的标志性工程——中国大运河是一条历史河、文化河、经济河,开凿千年来,一直承担着南北交通贸易、融合四方文化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中,经历了从“京杭大运河申遗”到“中国大运河申遗”的变化,最终将位于豫、皖两省境内的隋唐大运河纳入到了“中国大运河申遗”的序列中,因为,这里有隋唐古运河中历史原貌保持最完整的河段。

  这种变化,将推动安徽泗县重新迈上历史文化舞台的起点,成为运河文化体系中一颗耀眼的新星,焕发出新的活力。泗县这个皖北水城,通过运河“申遗”打开世界之门,正在以独特的运河文化魅力吸引世界关注。

  汴水烟柳,古城泗州因水繁盛

  自古以来,泗县处处离不开水,也离不开运河。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这首耳熟能详的《长相思》与安徽泗县有着很深的缘分,因为泗县段的汴水是古运河的一段,通济渠现存有水的28公里河段均在泗县境内,亦是古汴水流经泗县的重要历史遗迹之一。

  泗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北平原东部,与江苏省交界。早在夏朝就已建制,古称泗州、虹县、虹乡。泗县水系十分发达,仅泗城镇就有五条河流通过,有着黄淮地区难得一见的水城风貌。这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皖北水城,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流经地,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的发祥地和皖东北抗日革命根据地。

  公元605年,隋炀帝命人所开运河共有四段,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其中安徽省境内的运河为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古运河,隋时名通济渠,唐改名广济渠,唐宋时通称为漕渠,后改为汴河。今泗县当地人称之为“古汴河”或“小汴河”。

  宋末元初,由于连年战乱、疏于维护等原因,千里通济渠因此而荒废。至今绝大部分已成为尘封地下的遗址,部分仍在利用的河段也因历史变迁,运河原始风貌几无遗存。而贯穿泗县的运河故道,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唯一遗留下来的活遗址,虽不能通航,却从未干涸,至今依然发挥泄洪、灌溉作用。

  特别是运河流出泗城的一段,隋唐大运河的原始风貌依稀可辨。百姓自古滨水而居,沿县城向东绵延十余里,村庄连成一片,更是完整地保留了隋唐大运河的原始风貌,至今当地仍称“十里长庄”。泗县“虹乡八景”中的“隋堤烟柳”、“汴水晴波”均源于当年通济渠千里长堤的繁华盛景。据清代叶兰编纂的《泗州志》记载:“北枕屏山,南襟淮河……扼淮徐之门户,通兖豫之舟车,虽原平野旷之区,而风水结聚昌明,东南一大都会也。”可见古泗州当年的兴盛。

  人文荟萃,运河文化泽被古今

  “一方水土育一方物种,一方物种养一方人群。” 作为皖北水城的泗县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不仅景色宜人,且人文底蕴十分深厚,可谓人文荟萃,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位于泗县城南的石龙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周边有西楚霸王项羽屯兵处、汉代古墓群、明开国元勋宁河王邓愈故里等古迹。泗县城北,有我党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皖东北抗日革命根据地奠基人江上青的纪念园。泗县“中国古鞋博物馆”为中国第一座古鞋博物馆;佘家台为新石器晚期遗址;文庙大成殿初建于清雍正年间,为省重点保护文物。

  泗县书画艺术源远流长。晚唐时期,泗州才女苏媛受到苏东坡盛赞并为其画作配诗。宋四大书法家米芾、蔡襄分别留下《虹县诗》、《虹县帖》,均为书法史上著名作品。以运河文化为特征的泗州文化逐渐成了皖东北地区文化的主流,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著名的“泗州戏”。

  泗州戏唱腔优美、婉转、高亢,是安徽省四大地方剧种之一,在苏鲁豫皖有着十分深厚的群众基础,被誉为“梨园拉魂第一腔”。数百年来,泗州戏艺人为了生计,“家在土车上,流浪在四方”,到处传艺卖唱。在黄淮大地上流传着“从东庄到西庄,要听还是拉魂腔”的民谚,泗州戏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广为传唱。

  由民间说唱形式逐渐发展,演变而成比较典型的板腔体系的泗州戏,唱腔南北交融,婉约豪放。尤其是女声唱腔,婉转柔情、优美动人。演员在演唱时可以根据剧情需要和人物的感情变化,随心所欲地创造和变化唱腔,从而创造出很多优美动人的旋律。艺人称这种不受伴奏限制、可以任意发挥唱腔艺术的唱歌方式为“怡心调”。

  泗州戏的艺术表演以“压花场”为基础,分“单压”和“双压”两种,具有明快爽朗、粗犷有力的鲜明特色。泗州戏剧目丰富,如传统剧目《大出观》、《三踡寒桥》、《樊梨花点兵》、《走娘家》、《拾棉花》、《喝面叶》等长期盛演不衰。解放后本县作者创作和整理改编的剧目50多个,其中《有心人》、《海云花》、《借纱帽》等10多个剧目在省地汇演中获奖。

  从牙牙学语的稚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可谓人人会唱泗州戏,个个会哼拉魂腔。泗州戏就如同千年陈酿一般清香四溢,弥散在泗县的各个角落,让人不由自主在浓厚的文化杂糅气息里感受与众不同的泗州运河文化。

  2006年,泗州戏被国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同年泗县被安徽省文化厅、省文联授予“泗州戏之乡”称号,之后又被中国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千百年来,运河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泗县,塑造着泗县,使泗县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气质,雅俗兼备,精彩纷呈,几乎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并得以传唱至今。

  保护传承,魅力虹乡高位提升

  运河是泗县的“根”与“魂”,是泗县的“金字招牌”。如何坚守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恒久性,用发展、创新的理念;如何将运河的珍贵遗存“串珠成链”大放异彩;如何让古老的运河直面城市化进程,是摆在泗县面前的重大课题。运河的综合整治与保护传承,对于延续历史文脉,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百姓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运河文化的“薪火传人”,泗县在保护和挖掘文化内涵过程中,激活历史文脉,努力实现申遗保护与民生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中,确立了“运河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运河文化的载体”的理念和“揽河入城,纳山为屏”的拓展思路,着力打造运河名城。把运河文化、古泗州文化、湿地文化等历史人文有效融入城市规划中,用规划指引城市各种资源要素合理布局、科学匹配。

  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纷纷为运河泗县段的保护开发把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09年,《大运河(安徽·宿州段)保护规划(2009-2030)》完成编制。在编制过程中,专家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实地考察工作,最终确定:安徽宿州段古运河的有水在用河道主要集中在泗县,泗县境内保留的古河道长约28公里,是隋唐大运河中价值最高的遗址、遗迹段;泗县段古运河为运河文化的核心展示带。这就为泗县的运河文化以及以运河文化为中心的相关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可喜的是,2013年3月2日在古运河清淤过程中发现有关漕运事迹碑刻,较为确切的记载了漕运的历史。

  2012年6月28日,国家文物保护基金会与泗县政府联合举办“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暨古泗州文化论坛”,国内外众多知名专家学者积极开展研讨,充分肯定泗县运河保护及申遗工作及“绿色申遗、节俭申遗”的理念。确定了“长远规划、确定目标、分步实施、维持现状、只增不减”的基本原则,设立了“隋唐大运河(泗县段)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专用基金”,拟批准在泗县建设国家级“隋唐大运河文化艺术馆”,为中国大运河申遗做好准备。

  运河文化是历史延续,也是城市的印记。在城市建设中,泗县以人本、生态为原则,坚持忆古而不复古,营造城水相依、碧水灵动的建筑格局和文化风情,塑造城市品牌,彰显城市特色。同时,更加有针对性地挖掘运河文化内涵,在《古汴风貌区保护规划》基础上,编制了占地5000亩的《泗县隋唐大运河旅游文化产业园规划》,国际旅游一体化的功能定位和还原历史风貌、整体保护泗县古汴河文化遗存的主旨一目了然。泗县依靠国家政策支持,规划建设的隋唐大运河旅游文化产业园,必将以全新的理念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运河文化。

  运河申遗,惠及百姓。泗县今年启动的古汴河整治和隋唐文化产业园建设工程,是还河于民的“民心工程”、保护环境的“生态工程”、传承历史的“文脉工程”、提升城市品位的“竞争力工程”。让运河获得更为科学有效和完整的保护,使运河的岸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景更美,让世代滨水而居的百姓都能享受到运河文明带来的文化魅力和丰硕果实。

  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运河文化的魅力更足了。古汴河泗县段被誉为隋唐通济渠的活遗址,这段遗址的真实性、完整性、稀缺性、恒久性,使其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载体,已被列入省级文保单位和2014年大运河申遗项目。今年将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考察考核。

  泗县正在重新梳理岁月留给它的珍贵财富。作为泗州古汴风貌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建成的清水湾公园成为了百姓健康生活的好去处,是泗县对古运河最好的纪念。看着泗县散发出的光彩,相信不久的将来,古运河会重现它水清堤绿的繁华盛景。

安徽泗县:续写运河文化新篇章(世界聚焦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