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3月01日 星期五

德国的“英国花园”

张悦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3月01日   第 06 版)

  工作原因,我大概每年都会来慕尼黑一到两次,这周一又到慕尼黑开会,照例住在市中心“英国花园”旁的酒店。记得在伦敦读书时,第一次有机会访问慕尼黑大学的高等研究中心,就被安排住在这附近。对园林艺术毫无所知的我当时只从网上看到说这是欧洲非常著名的城市绿地,面积比纽约的中央公园还要大。我对此充满好奇与期待,可到了慕尼黑才发现:呀!原来这个著名的“花园”根本没有奇花异草,除了一两处楼塔建筑外,基本上是半野生状态的小溪、树林加大片绿地。

  慕尼黑的同事向我解释我才知道,原来这种随意自然的风格才正是欧洲各种花园流派中“英式”花园的精髓。所谓“英式”是针对17世纪很盛行的讲求人工修剪、精心布局的“法式”花园而言的。正规法式花园讲究大面积的几何式布局,整齐又对称,典型代表自然是凡尔赛宫的后花园。而18世纪以后,从英国流行起来的这种“刻意地不经意”的景观花园开始在欧洲流行。据说这里还受了很多中国园林布局的影响呢。除此之外,“法式”园林艺术向“英式”的转变也促进了当时卢梭自然哲学的流行。花草事小,可后面涵盖了世界观的转变呢。

  看着眼前的一片绿地,我不由好奇我的意大利朋友齐卡拉会对其有何评价。因为我在伦敦上学时,有一次和她约好周末去野餐,结果一路上她都在和我对比罗素广场、格林园、索霍广场、圣詹姆士公园、海德公园几处的草坪质量:哪里的草地太秃,哪里的草丛杂乱欠修剪,哪里的草质太硬。

  我听着觉得特别新鲜,因为齐卡拉当时是意大利一家跨国公司的中层主管,在她之前,我还从未见过对城市绿地还一肚子个人见解的都市白领。但细想起来也在情理之中,比如我在欧洲长居过的几个地方都有标志性的绿地,伦敦、巴黎自不用说,坎特伯雷更是本身就在有英格兰花园之称的肯特郡中心,即便是英国北方工业城市纽卡斯尔,市内也有从19世纪保留下来的狭长溪谷。一个在欧洲长年生活的人,野餐会友休闲,估计不经意地就会累积到很多“草地经验”。

  从野生态的无序修剪出人为的有序,又从推崇几何般的简单秩序到能够欣赏与领会天然的复杂无序,欧洲花园风格的演变自然映射了欧洲社会发展的轨迹。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像样的城市必然要有像样的花园”这个绿色传统从未中断。

留学安全 从每个细节做起(小贴士)
海内外传真
丁水彩: 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留学素描)
德国的“英国花园”
林徽因:上美术系选修建筑学课程(百年留学)
责编:赵晓霞 邮箱:haiwaixuezi@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