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2月19日 星期二

“看到大桥,自豪感油然而生”

本报赴马来西亚特派记者 于景浩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2月19日   第 02 版)

  正在紧张施工的槟城二桥塔式斜拉桥。
  本报记者 于景浩摄

  由中国公司承担主要工程建设任务的马来西亚槟城第二跨海大桥项目,在整个槟城几乎人人皆知。记者在中国农历春节前夕来到槟城,和当地民众交谈,只要提起槟城二桥,他们几乎都会夸赞说:“中国公司很棒。”

  槟城,亦称槟榔屿或槟州。位于马六甲海峡的整个槟城被槟城海峡分成两部分:槟岛和威省,连接两地的第二座大桥即由中国公司承建。作为中马两国间迄今最大的合作项目,槟城二桥由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马来西亚联合工程公司(UEM)联合承建,但中国港湾负责的是大桥桥墩、桥面等最为关键的基础性、控制性工程,而UEM主要负责陆上引桥以及部分桥面的施工工作。

  该项目总经理部四工区党委书记、工会负责人蔡祺锋对本报记者表示,中方负责的桥桩基础是全桥技术难度挑战最大的部分,为了保证安全牢靠,大桥桩基向下钻孔深度超过133米,并嵌入海床下微风化岩达8米深,这样的工程难度和标准在国际上都是少有的。

  槟城二桥全桥设计长22.5公里,其中跨海桥16.5公里,陆上引桥6公里,主桥为三跨双塔门式斜拉桥,桥面宽35米,双向四车道,同时双向各设计有一个摩托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设计使用寿命为120年。记者从槟岛乔治城向南驱车前往二桥施工工地时,正好赶上上午上班高峰,汽车以蜗牛般的速度前进,原本非高峰时期20分钟能够走完的路程却整整走了一个多小时。从位于滨城工业园区南端的项目总部远眺,槟城二桥映衬在碧海蓝天之下,如同一条巨龙蜿蜒而行、气势如虹。从码头登上小艇,大概一刻钟,记者就来到了大桥最核心区域——双塔式斜拉桥面的施工现场。

  从小艇走入庞大的水泥作业平台,然后乘坐升降机来到数十米高的桥面上,记者看到中马两国工人们正头顶着烈日、紧张地进行施工。戴着安全帽,穿着防水服,在三四十摄氏度高温的桥面上站没多久,记者已经满头大汗。来自中国贵州的邓师傅在大桥工地上工作一年多了,他对记者表示,由于马来西亚地处热带,他刚来到工地上时很不适应,最大的问题就是气温太高,经常是挥汗如雨,连续工作时间过久容易发生中暑。

  邓师傅说,春节期间他和其他工人们都要坚持在施工一线,为保障工期内顺利完工而努力,“尽管很思念家里的亲人,尽管春节无法和家人团聚,但是每次看到雄伟的大桥,心里的自豪感就油然而生”。

  蔡祺锋对记者说,今年春节是他在工地上度过的第四个春节。在春节前夕,工程项目部组织坚守在一线的中马两国工人们在一起聚餐并举行春节联欢晚会,有来自马来族、印度族、当地华人以及中国工人的各种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蔡祺锋回忆起自己第一年在工地上过春节时的情景仍然十分动情,“6岁的女儿在电话里对我说:‘天黑了,爸爸怎么还不回来’,电话这头我眼眶禁不住湿润起来。”

  中国港湾槟城二桥项目部总经理房真如对本报记者表示,大桥的建设目前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中国工人和马来西亚当地劳工正通力协作、加紧施工,争取在今年4月20日前实现主桥整体合龙,到今年7月前后大桥实现通车,为促进槟城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槟城州行政议员、州旅游发展及文化委员会主席罗兴强对本报记者表示,槟城二桥建成后,将成为槟城新的标志性建筑,必将为拉动槟城经济、解决交通拥堵、推动旅游观光做出贡献。

数说云南·黄金周
招得进来 考得出去
春暖花开鸥鸟飞
西部最大保税物流港落户昆明
云南高原淡水鱼“挤”进海外市场
“看到大桥,自豪感油然而生”
亚洲野生象春节现身西双版纳
责编:孙 懿  李 尧   邮箱:rmrbhwbs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