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2月05日 星期二

凤舞神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2月05日   第 07 版)

  十集人文纪录片《凤舞神州》,由中央新影集团、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湖北省凤舞神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该片追溯了神州凤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全景式地展现了凤凰诞生地——楚地的人文历史风貌。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播后,该片社会反响热烈,影视界学者和地域文化研究专家纷纷撰文,探讨其深邃的文化价值与和艺术特色。

  

  《凤舞神州》生正逢时

  罗艺军

  我是楚人,一生致力文化事业。说来惭愧,对自己故土的凤凰文化、楚文化,却知之甚少,得其一麟半爪而已。这固然源于个人治学不足,却又与我所处时代之大文化背景紧密关联。

  十三世纪之前,中华文明整体上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进步做出过卓越贡献。其后若干世纪,基本上停滞不前。到1840年,西方列强炮舰轰开国门,中国人痛苦地意识到自身的实力远落后于西方。中华文明遭遇到几千年来最深刻的文化危机。一百多年来,几代仁人志士的觉醒和前仆后继的奋斗牺牲,经历无数的曲折挫败,才走出了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

  一个古老文明在当今人类社会之兴衰成败,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其一,这种文明是否博大精深,是否包蕴着丰富的促进人类发展、具有普世价值的遗传基因;其二,这种文明的今世传承者,是否具有强大的综合国力,经常居于国际舞台的聚光灯焦点。近几个世纪,欧洲诸强,继之以美国,主要继承了希腊文明并创造性地发展,从而构成了西方文化中心的霸主地位。反观中华文明,历史上虽曾光辉过许多世纪,却因继承者的衰微而落伍。曾经受大唐文化哺育的日本,其软实力也远超中国。这种不堪回首的态势,到21世纪才发生质的突变。伴随着中国和平崛起迅猛而矫健的步伐,中华文明开始从边缘向中心反弹,“国学热”、“汉语热”在国内国际上悄然兴起。

  中华文明的海洋汇纳的百川中,有两条主干流,一是北方的黄河,一为南方的长江。与之大体相应的文化符号、文化形象,则是龙与凤凰。龙,聚集了爬行动物族类之精华,威猛、矫健、阳刚;凤凰则综合羽族动物之特性,臻于飞跃,美丽、祥和、阴柔。两者外貌及性格异常鲜明,又具有强烈的互补性,相辅相成,相互融合。“龙飞凤舞”、“龙凤呈祥”,就是中华文明灵动的具象,中华民族的名片。

  在中华文明漫长发展的历程中,基于各种复杂的历史因素,这两大文化干流呈现出倚轻倚重的不平衡状态。简言之,重北轻南,重龙轻凤。凡炎黄子孙,都以龙的传人为荣。每到春节,龙灯舞上纽约、巴黎街头;端午节的龙舟大赛,也少不了“老外”的积极参与。虽然龙舟竞赛源于纪念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对比而言,对凤文化的传播,差之远矣。中华文明如果剥离了凤文化,从整个文化的发展看,是不完满的。

  时代吹响了振兴中华的号角,大型人文纪录片《凤舞神州》应运而出,生正逢时!

  运用电视媒体全景式地鸟瞰凤文化,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凤舞神州》迈出了第一步。这是多么艰难的一步啊!就时间跨度而言,从夏、商、周起直到20世纪,囊括了中华文明史全程;就内涵而言,涉及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巫术宗教、民风民俗,还有哲学、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建筑,以及丝绸、冶金、漆器、农业、牧业、渔业、商业、传统手工业、现代化大工业等广阔的学术领域和生产领域。将如此庞杂、繁乱的内容,梳理得明晰有序,赋予优美的画面和动人的音响,并环绕凤文化的轴心展现,这可是个令人望而生畏的超大课题。我们不难提出《凤舞神州》在素材筛选取舍上有失当之处,某些叙事段落时空转换欠流畅,但总体而言,相当出色地完成了这个超大主题。可喜,可贺!

  观赏《凤舞神州》,对我来说,是一次文化的“寻根”之旅。虽然只是走马观花,已获益良多。由于有这种特殊缘分,也想说点自己的疑问和感到的遗憾。

  就我的理解,凤文化与楚文化两个概念基本内涵是重叠的,却也有些差异。凤文化更带符号性、形而上色彩,楚文化则趋实体性。从文化的辐射空间而言,前者的覆盖面似更辽阔。

  我最遗憾的一点,何以没有介绍马王堆出土的那幅彩绘的帛画。那幅画由三部分组成:天上、人间、地下,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当年楚人的宇宙观、人生观,瑰丽、神秘而诡异。记得初见这幅画时,就浮现了《离骚》、《招魂》的意象,觉得两者一脉相通。

  祝愿凤凰飞出神州,舞向世界。

  (作者为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研究员)

  

  一条应当彰显的中华文脉

  许柏林

  中国的先人们重视“纪事”、“纪史”,由中央新影集团、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湖北省凤舞神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10集大型纪录片《凤舞神州》,刻镂深深而历历可数地展现了“楚文化”的“端绪”(发端和脉络)。它以形象可感的影像艺术,追溯和挖掘了“楚文化”的“文脉”与“气象”,是文化上的重要贡献,是纪录片的佳作。

  该片以大量的文物、情景复现、故事讲述、思想钩沉,成功展现了“楚文化”发生发展的时空、族群、缘起、器物、图腾、生活、气象、品性、风俗等,达到了系统而有机、生动而概括的历史再现与人文活化的效果。以纪录片的形式对“楚文化”做深入而系统的梳理与展现,令人信服地彰显中华文明的又一条“文脉”、别一种“基因”,这无异于一种文明的发现,使中华文明的历史面貌得到复原、扩大和丰富,并为今人与后人的文明创造提供勇气、参照和智慧,这是积功积德之大手笔。

  正是这种努力和成果,使我们对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文化现象有了连根带叶的感知。我们知道了从北方迁徙而来的“少年熊”部落与土著部落的长期生活创造出“楚人”;“凤凰”翱翔于天空——“楚天”;在今日湖北、湖南、江西(部分)的广袤的河湖港汊间升腾出“云梦泽”,进而形成了“楚地”;楚人爱鸟,特别爱凤凰,他们创造出族群的图腾“凤凰”。于是,在这片“云梦泽”的“水”世界中,“楚人”生活着、创造着、发展着,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与赓续做出了独到的贡献。于是,我们知道了惟“大”惟“明”的“祝融”和“巫文化”,知道了“非梧桐不栖,非醴泉不饮,非竹不食”的“凤凰”,知道了老子和《道德经》以及“上善若水”,知道了《山海经》,知道了屈原和《离骚》以及“端午节”,知道了编钟、编磬,钟子期、伯牙和“高山流水”,知道了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知道了“汉剧”与“黄梅戏”,知道了长江三峡和纤夫号子……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楚文化”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哲学潜质,奠定了中华人格与精神品质的基础,滋养了中华民族的心灵与气度。

  通过《凤舞神州》,我们也能想到:在我们的传统社会中,比较正统和强势的文明观念在“天”在“龙”,成为“显性”存在;而另一种在“水”在“凤”的文明则有些“隐性”,有些弱势。但我们无法否认的是,以“凤”和“水”为主的“楚文明”,走向了生活、融进了习俗、潜入了文化的本体(思维、生活、艺术等)。楚文化既受到以“儒”文化为主的挤压而失去主流地位,同时,它自身又向着生活、向着心灵、向着体验、向着习俗发展,并在这种发展中,包含并涵养着“楚文化”固有的性格与品质,它的存在与传承,不仅保留了中华文化多元化的基因,而且,具有创新与变革的勇气。

  该纪录片忠实于史实、忠实于生活、忠实于精神内质,更重要的是,进行了新的开掘和寻找,以图勾画出“楚文明”的主轴和路标、气韵与特质,叙事与镜像古朴、真挚、灵动、连贯、鲜活。今天,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时代在向着现代化、向着全球化、向着文化新的开放、新的融合、新的发展进程中,更加需要中华“文脉”,需要民族“共识”,需要重建民族“心智模式”。因而,我们需要“楚文化”以及其他构成中华文明“文脉”的文化的发掘与弘扬。

  (作者为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

  

  弘扬辉煌的长江文化

  王人殷

  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母亲河,从远古至今,它们滚滚奔腾生生不息,承载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民族文化血脉。10集电视专题片《凤舞神州》的创作者们怀着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敬畏和探求精神,揭开了长江文化前世今生的华彩面貌,在对中国历史的深入发掘中,填补了影视作品中华夏文化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宝库。

  开片展翅翱翔的金凤凰,是远古时代生存于长江流域先民们崇拜的图腾,也是本片确定的文化精神标志。凤凰的灵动妩媚与龙的生气雄壮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富有象征性的文化符号和精神信物。本片正是以凤凰为灵魂,搭建总体艺术构思与布局,以纵向维度和点面结合的书写方式,在宽广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和现代社会的节点上,从各个角度勾描出长江文化萌芽、初始、形成、创造、发展的漫长历程。影片遵循“和谐”——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国与国之间和谐的宇宙观为思想主旨,将史料、文献、地理、神话、传说、民俗融会贯通,营构出浑然一体的宏阔叙述,展现出一幅色彩斑斓的历史长卷。它超越了纪录片、专题片固有的艺术形态,完成了一次中国历史与民族文化传承相结合的艺术飞跃。

  观看这部影片,会惊喜地发现:众多曾被人们忽视的历史现象、史书记载、考古发掘、族群迁徙、物产分布、创造发明以及自然环境,如今经过创作者的梳理、挖掘、辨析、再认识,便呈现出可与黄河文明比肩的长江文明,一幅浩瀚壮阔的长江文明史就这样生动地展现在屏幕上。

  在第一集里,把上古时代中原人从南阳出发来到长江的史实,演化成少年熊部落与当地土著女孩梦相遇、相识的故事,谱写出楚人在长江流域与原住民融合共创家园的华夏民族史话,即长江文明的起源。影片大量采用史料与故事相结合的诉说方式,通过具象再现楚国的历史。如:第三集里“楚王绝缨”的故事,凸现了楚王的智慧、胸怀和主张“百邦和睦万民安居”的观念,展现了春秋战国时代群雄争霸的历史情境与楚国的历史地位。在描述楚王和宋玉对话时,用伯牙摔琴谢子期的传说故事牵出“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典故的由来,进一步引申出巴人后裔土家族的舞蹈、山歌与劳动的关系,阐明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真谛。这些有趣的形象化展示,正是创作者渊博的学识眼光和对历史探究的成果。

  10集影片陆续将荆楚地带先祖们在天文、地理、铸铁、药物、丝绸、茶叶诸多方面构成的对自然的认识、利用所达到的高峰一一展示,显示出先楚文化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创作者始终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照长江流域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变迁。第九集充溢着饱满的政治激情,浓缩了自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始,直到1927年荆楚大地成立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展现出中国民众求自由解放的壮阔图景。青年毛泽东也是在这里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革命思想开启了20世纪初中国工农革命的时代。当影片再跳回到现实,看到曾产生一百多位革命将军的红安县今日的面貌,让我们自然回溯到荆楚先民们“楚虽三户灭秦必楚”的自强不息精神。凤凰的血脉正是这样延绵不断,薪火相传,铸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

  《凤舞神州》在诉说与再现、写实与写意间,生动地描绘了长江文化包涵的信仰与理想,赞颂了顺应万变的生命哲学,孕育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文化精神,清晰地展现出长江文化在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中,成为五千年中华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长江犹如龙凤齐鸣,奏响了中华民族崛起的凯歌!

  (作者为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

  

  凸显楚人的核心价值追求

  武清海

  《凤舞神州》题材重大,制作精美,文字优雅活泼,是一部难得一见的优秀人文纪录片。通观此片,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该片从第一集“凤之缘”开始,到第十集“凤之翔”结束,贯穿着一条紧密的逻辑主线。这就是古今楚人有着美丽的凤凰所隐含的核心价值追求。这种核心价值追求,就是楚学专家们所称的“五种精神”:

  第一,古今楚人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精神。该片讲述了楚先祖在3000年前辗转迁徙,定居江汉平原,“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像雏凤一样积蓄力量展翅飞翔,最终从一个蕞尔小国,发展成疆跨江准河汉间地“方五千里”大国。这种艰苦创业的族群精神特质,经过一代一代的凝炼,已经化为基因沉淀在后世子孙的身心里。明代,药圣李时珍以医学济世作为自己一生所求,30年而不辍,几乎走遍祖国的名川大山,参阅了800多家书籍,数易其稿,终于在61岁编完巨著《本草纲目》。正因为这种精神的传承,几千年来荆楚儿女以各种方式续写着文明。

  第二,体现了古今楚人追新逐奇的开拓进取精神。楚人的“追新”是的一种不落俗套的开拓精神,“逐异”是一种出人意表的进取精神。楚人创造了率先称王、首创县制、问鼎中原的称霸史迹以及在屈骚文学、老庄哲学、明代医药、活字印刷、近代工业等方面做出卓越贡献,都在该片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在片中,楚庄王以“凤”抒发自己的宏大志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正是依靠这种追求卓越的高远志气,楚庄王方成为春秋时期的一代霸主。这一地区在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中往往领先起步,首着先鞭。晚清的张之洞在湖北修铁路、开矿山、建工厂、练新军、兴学校、办实业,使武汉成为中国近代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第三,表现了古今楚人兼收并蓄的开放融会精神。正如该片介绍,荆楚地区处于黄河、长江两大河流的交叉地带,其地域文化明显带有混合特性,反映在思想观念上,荆楚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楚人主张民族融合,它在统一江淮地区诸侯小国和少数民族的过程中,实行团结安抚政策,因此“甚得江汉间民和”。这也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表现了古今楚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楚国大将屈瑕,兵败以死谢国,开楚军将帅以身殉国之先河;在吴师入郢后,楚臣申包胥在秦庭哭求了7天7夜,最终赢得救兵,赶走吴国;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屈原,自喻为不受世俗羁绊的凤凰。当听闻楚国郢都被秦军攻陷时,忧郁悲痛,投汨罗江自尽。楚先民的这种以大义为重的气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古今楚人,从古代的孙叔敖、申包胥、屈原、王昭君、李时珍,到近现代的董必武、闻一多以及不可胜数的仁人志士。“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楚地人们推翻暴秦的历史;直至武昌首义,革命志士打响了推翻腐朽清王朝的第一枪!在救亡图存的上世纪二十年代,工人阶级先锋队应运而生,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13个代表中就有5名是湖北人。直到今天,乘神州六号畅游太空的宇航员聂海胜,驾蛟龙号深入7000米海底的潜海员叶聪,楚人后代的身影仍在处处闪现。

  第五,表现了古今楚人重诺贵和的诚信和谐精神。凤凰是中华民族和美文化的集中体现。楚国先祖鬻熊曾被西周文王尊为资政问谋的国师,其治国思想的核心就是以和为贵;楚庄王一生征战,所追求的是以德服人,提倡“止戈为武”,认为进行战争的目的是“禁暴戢兵”、“保大安民”、“和众丰财”。汉代昭君和亲,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体现中华民族“和”的精神。

  总之,该片集中展现了古今楚人的五种人文精神,也体现了古今楚人的核心价值追求。荆楚儿女忠实地传承着凤凰所承载的人格理想和价值追求。

  (作者为原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湖北荆楚文化研究会会长)

  

  展现荆楚大历史的影视拓荒之作

  陈昆满  贾海燕

  2012年岁末,筹谋10年,摄制一年又9个月,足迹遍及荆楚40多个县市,集央视与湖北“企地合作”之力的大型人文纪录片《凤舞神州》,如期在央视九套华丽呈现。数十家媒体集中报道,专家、观众好评如潮。笔者觉得该片呈现出以下三方面的特色:

  一、构思精妙,论史深刻

  纪录片把楚喻凤,以凤说楚,构思十分精妙。凤是中国宗教信仰中的“四灵”(麟凤龟龙)之一,也是荆楚人民的原始图腾之一。凤文化对世界各地文明都有深远影响,尤以荆楚民族为甚,《山海经》以凤比德,楚庄王以凤明志,屈原和宋玉则更是以凤鸟自居。凤是荆楚文化中的图腾形象,是长江文化的符号,也是中华民族和美文化的集中体现。两千年前,孔子曾以龙比喻老子,而老子则曾以凤喻孔子,这反映了黄河、长江两地人们对龙凤各有喜好的事实,也反映了威武的龙与和美的凤都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文化基因。正基于此,纪录片以凤说楚,用前三集分别讲述荆楚民族的滥觞、初成和崭露,以后七集整体展现楚“凤”成长的艰辛成长、涅槃和朝阳翱翔。可谓一楚一凤,一经一纬,经纬互济,互根而互化。

  与构思精妙相辅相成的是,纪录片论史深刻,展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荆楚文化。纪录片每一处场景,每一句解说词,都能紧紧抓住荆楚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事件及其鲜明的文化特质,以大开大合的气势来铺陈张扬。总之,这10集纪录片,经纬交错,首次以影像的形式,将荆楚的历史、地理、哲学、文学、艺术、科技、风俗等学科门类的成就囊括其中,综汇融铸,展现了绚烂多姿、波澜壮阔的荆楚文化形象,也以严谨求是的实证态度,辅助再现历史的影视手法,展现了极为厚重的上下五千年的荆楚大历史。

  二、词景竞美,灵秀别致

  极富感染力的解说词和瑰丽浪漫的画面,竞美争辉,是该片另一特色之一。纪录片展现荆楚文化的灵秀,不仅在于其山水俱佳的自然风貌,也不仅在于流传古今的老庄哲思和屈骚诗赋,纪录片更是通过对楚王的称王、问鼎,屈原的放逐,李时珍的求索,当代仁人志士的奋进,以及在冶铸、丝绸、髹漆、医药、地理、近代工业等方面的成就展示,用内敛深邃的解说词和华丽秀美的画面,将荆楚久远的历史和楚人的浪漫情怀、追求卓越与标新立异的独特气质,做了近乎完美的诠释。

  三、实证丰富,制作精细

  处处关照的实证手法,是该片剧情结构的又一大特色。从片中可以看出,《凤舞神州》摄制组几乎历览了湖北各地县市文化馆、博物馆和重要历史古迹,许多珍贵文物得以大量整体呈现,这其中既有闻名中外的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二十八星宿的天文图、精美的丝绸、靓丽的漆画等,还有先前闻所未闻的儒、道、医等方面的出土简帛文献,让人深深体味到荆楚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面。

  该片利用当下最先进的数码技术,用精妙的视听语言来表达历史,从而产生一种美轮美奂、大气磅礴的视听效果,使该片达到了历史性、艺术性、观赏性、思辨性和教化性的多重统一。

  (作者陈昆满为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贾海燕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凤舞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