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2月01日 星期五

自媒体盈利 捷足者先登

你的微信能挣钱吗?(网上中国)

刘凌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2月01日   第 13 版)

程苓峰

  (想把文章搬到自己手机上看吗?掏出手机猛扫这个二维码吧!留着慢慢看)

  1月28日,程苓峰开始在他的个人媒体阵地——“云科技”博客上投放广告。“一天一万”的标价赫然出现在广告招租帖的醒目位置。之后的几天里,程苓峰实践了他的预想,接踵而至的6个广告迅速打开了个人媒体以广告赚取收入的局面。

  海外网编辑通过官方微博联系到已经移居南方的程苓峰,请这位在自媒体盈利方面捷足先登的人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盈利前路仍未知

  “总的来讲,我是个随遇而安的人。赚钱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因为要养家糊口。我做自媒体是为了不受束缚,过得自由轻松。每天花3个小时做自媒体,是追求轻松生活的附带品。”谈到在个人媒体“云科技”投放广告盈利,程苓峰仅仅用“附带品”作解。尽管如此,说起这个附带品的“生意经”,程苓峰津津乐道。

  “有一点我很肯定,我的广告性价比不输主流商业杂志。”程苓峰很有底气地说,“云科技在微信有两万粉丝,这在跟互联网资讯相关的微信公众号里是很高的。另外,用Zaker和GoogleReader等新闻阅读器订阅云科技的活跃用户也有3万左右。”

  程苓峰的微信用户不仅赢在数量上,更赢在质量上。“在我的听众里,上市公司CEO/总裁/CXO、风险投资合伙人这个级别的人,都至少有几十位。我的信息可以精准抵达这些受众。尽管那些商业杂志号称发行量能够到十几万,但是这些体面的数字中有多少是虚浮泡沫?无论比用户数量还是质量,我都很有信心。”

  除了现已付诸实践的通过文章附着广告赚取收入,程苓峰对自媒体盈利模式有个设想。“如果微信同意的话,我想尝试阅读收费。初步的想法是向VIP用户收取一定的费用,他们可以提前1到2天阅读我的文章,普通用户相对推迟获取文章。”

  在收费之外,程苓峰寄望于一个新概念——捐赠。“捐赠就是让读者根据文章的质量自主额外付费,他们觉得好就多付,觉得不好可以不付。这样既可以增加收入,也可以通过付费情况了解用户需求。”

  当被问及是否怕因为营利损失用户,程苓峰一如既往地自信:“无论是广告还是付费,成熟的读者都是愿意接受的,因为这对他们有益。只有用透明的方式养活自己,才可能为读者提供好的内容。”程苓峰认为能获取成熟读者的原因,还是归结为“我的内容有保障”。这个时代信息爆炸,成熟以及高端的读者愿意为了精到而简略的内容付费。这能帮他们节约宝贵的时间。

  “当然这只是我的设想。”对于能否最终实现,程苓峰自己也打了个问号。

  可信度最被看重

  程苓峰的个人媒体上,有一句话总会紧紧跟随着“云科技”三个字——影响最有影响力的人。何为最有影响力的人,程苓峰自己的解释是:在行业内位高权重的人。个人媒体何以让这些行业“巨头”注目,甚至成为自己的忠实粉丝?“可信度是个人媒体最看重的。”程苓峰这样回答。

  在一天一万的醒目标价下面,程苓峰罗列了一连串惹眼的头衔:曾经担任过FT中文网、财新网专栏作家、腾讯OMG战略投资总监、腾讯网科技新闻总监、创业家杂志创始主编、中国企业家杂志主笔。“我写这些头衔,是想佐证我的专业度。”多年的媒体和互联网从业经验和行业积累造就了程苓峰的专业。但是专业不是可信度的唯一支柱。

  “我的微信文章字号比别人大了两个号,间隔也比别的公共微信文章大一些。这使得在手机上阅读更加舒服。”程苓峰对自己的付出如数家珍,“这是因为我用心在做事。传统媒体的微信、微博通常都是一个或者几个编辑在运营,他们都是打工者,这对他们来说只是个工作而已。我不一样,我只有我的个人媒体一个平台,我和它紧密相关,一定会用心。”

  程苓峰的眼睛里,受众是鲜活的,自媒体是人与人的交流,不是人与机构的交流,“对于我的用心,用户是感受得到的,他们以信任作为回报。”程苓峰的用心,成就了云科技的可信度。

  “逼”出一条新路

  “自媒体必然成为趋势。”程苓峰对此十分肯定,“没有人喜欢被他人左右,没有记者喜欢自己创造的文字被别人随意删改。但凡有媒体能力的传统媒体从业者一定不甘自己的劳动任人宰割,一定期望自己的创造得到尊重。”

  程苓峰这个说法颇有“过来人”的意味。在媒体圈做了9年“打工仔”,程苓峰迈出了自主掌握话语权的第一步。

  在他刚刚离开传统媒体,希图依靠独立写作为生的时候,自媒体并没有列入他的首选名单。“我当时没有想到培养自己的微信用户”,首先映入程苓峰脑海的依然是传统媒体。

  他先后和两家媒体联系,希望定期供稿,通过赚取稿费维持生计。令人遗憾的是,这两家媒体以稿费要价太高和发外人文章影响自家记者士气为由拒绝了程苓峰的要求。“他们不舍得花钱买过硬的文章,没有远见。”程苓峰随后在自媒体上发表了曾经的投稿《度过生死线——一段恩怨,一场商战》,一时间在业界疯传,在微博上有了几百条转发。

  “既然你们不看重我的原创写作,那么我就独立发表,积累自己的用户”。程苓峰一气之下彻底停止在其他媒体上发表作品,甚至拒绝坚持已久的专栏写作,全力投入自己的个人媒体。

  “革命者都是被逼出来的,我独立培养用户,也是被逼出来的。我现在真心感谢把我的文章拒之门外的那些传统媒体的主编,没有他们就没有云科技的两万微信粉丝和3万博客订户,就没有一天一万的广告价格。”程苓峰笑着说。

  (作者系海外网编辑)

你的微信能挣钱吗?(网上中国)
“铁笼子”面世还需多久?(评海外网)
美女网编约稿记(网编手记)
魔思密码
微博 微信 加速探索商业模式
责编:罗俊 邮箱:xulei@haiwai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