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2月01日 星期五

思想的快感(我的启蒙书)

王兆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2月01日   第 15 版)

  就思想来说,我的启蒙很晚。虽然读过十多年的教科书,到底没有理清中国的事情,有些方面甚至还受了持久的蒙蔽,真髓处尚不如乡村耆老的朴实评点。

  上世纪80年代初,有幸购得李泽厚先生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如饥似渴地读了。虽非醍醐灌顶,到底有些茅塞顿开的感觉。在那本书中,作者对近代中国自太平天国至辛亥革命时期各主要思潮和重要思想人物如康有为、谭嗣同、严复、孙中山,章太炎、鲁迅等作了系统论述和细致分析。虽然现在已不能详述该书内容,但书中的思想光辉却一直给我温暖的照耀。

  该书首篇关于太平天国“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论述,对我产生过具体的指导作用。那篇文字,我读了不下五遍,从中看到了农民革命战争诸多规律性现象,并将多年郁积于心的一个农民形象点化为活的人物,让我写出了中篇小说《拂晓前的葬礼》。这篇小说虽然文字上不无粗糙,但书中的主要人物田家祥却有意无意地带有近代思想史的余晖。

  王蒙先生看了那篇小说,辗转找到我单位的电话,特别给予赞扬。后来该小说获得中国第三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想到《中国近代思想史》给予我的恩泽,我专程到李泽厚先生家表示感谢。那时李先生住在地坛附近一个和煤炭研究所有关的小区里。他问我是受到哪一篇的启发,我说是太平天国。他笑了。

  李先生谦虚仁厚,他说不要只读他的书,思想是需要碰撞的,古今中外的书都要读。那是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年代,读书于我不仅是兴趣,而且是须臾不可离开的相思。那时我陆续读了孟德斯鸠的《法的精神》和约翰·密尔《论自由》等,还有中国学者的一些书。西方人见解深邃,但我总觉得和中国的事情隔着一层皮膜,不如李先生的书言简意赅、切中肯棨。

  肉体的快感是不言而喻的:美食让舌底生香,美景让人心驰神往,美声让人三月不知肉味,美女让人想入非非,前人之述备矣。思想的快感则较少有人描述。

  思想让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凄冷时发现火光。思想让人摒弃身边的黑暗与脚下的丑陋,憧憬美好,追逐进步和文明。思想让一切愚昧的、丑恶的、不人道的制度和习惯原形毕露,促进人们改变现状,拥抱美丽。思想是利他的,人见美食,先想到自己的福分,而思想的第一反应就是与人分享。思想犹如发光的恒星,在温暖的赠与中自得其乐,不曾想到索取,也无意偏袒。思想总是通过领域的制高点向人类发出警示和挑战,人们却往往视之为异端,而不肯反省愚顽和平庸。正是这种挑战性,让思想具有了伟大的张力。

  有人说,越是封闭的地方,人们越是乐于思想,而且想得更深邃更悠远。我以为不然。思想不是闭门思过,不是偶然机锋,不是钻牛角式的面壁参禅。思想需要凭借,这包括工具和材料。我不是思想家,但我不承认那种越是简陋憨直越能达致智慧的所谓顿悟。我以为,读书是参与思想的重要途径,也是摒弃蒙昧的最佳方法。

用思想力量为中国梦加油
从维熙:真诚阅读 真实写作(名人书房)
思想的快感(我的启蒙书)
“两传”增订 缅伟人风骨(摘星楼)
混迹名利场(阅读笔记)
《师道·师说》展现大师学术生活史
责编:张稚丹 邮箱:zzd_1106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