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2月01日 星期五

一座小镇的“海国文明”梦(观察)

本报记者 郑娜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2月01日   第 07 版)

  图为圭峰塔

  图为福船模型

  听说峰尾镇,源于一副对联——“作东南巨镇,起海国文明”。在中国,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气魄如此之大,实在令人好奇,不得不前往一探究竟。

  一副对联引迷思

  峰尾镇,位于福建东南沿海,湄洲湾南岸,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镇。明代,这里建有峰尾大环城。抗战时期,为避日本飞机轰炸,古城墙及城门被拆除。

  时至今日,古城墙虽已消逝,但城内中街、后街、南街、半边街等核心街区古韵犹存。在峰尾半岛旧城顶东南隅的海岸岩壁上,有一座圭峰塔,坐西朝东,面对湄洲湾,与台湾一水相隔。

  古塔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历经战乱及“文革”的破坏,塔身伤痕累累。塔门石刻镌联“作东南巨镇,起海国文明”。

  “很多专家认为这副对联可能是元代的,如果是的话,这应该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海洋文明概念的出处。”泉港区副区长肖惠中告诉记者。

  中国向来被认为黄土文明重于海洋文明。黑格尔在他的《历史哲学》中提道:尽管中国靠海,尽管中国古代有着发达的远航,但是中国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海洋没有影响他们的文化。

  而这一切,在一副对联面前很可能被推倒。虽然这副对联尚待考证,但峰尾镇绵延、浓厚的海洋文化气息,早已说明了一切。

  一艘福船立功勋

  说到峰尾的“海国文明”,不能不提到福船。

  福船被称为中国“四大古船”之一,是福建、浙江一带沿海尖底海船的通称,又称远洋木质帆船。早在宋、元时期,古城泉州的造船业就已经蓬勃兴起,其中又以“峰尾黄氏造船世家”和王氏(王尧)造船师为代表的泉州造船人,最为著名。黄氏造船人建造的“黑舶五青堰”船型便是“福船”的代表作。

  峰尾镇黄氏元修古船模厂厂长黄唐安介绍说,据《黄氏族谱》记载,公元1405年,以峰尾“黄氏造船世家”黄元修率领的造船人参与了郑和的“下西洋之旅”,并筹划规模庞大的造船工程,负责工程规划、船艺设计、材料统筹和监匠训导等重要工作。

  至顺治十三年和康熙二十八年又相继参与郑成功、施琅为收复台湾而建造战船的工程事务,峰尾黄氏造船大师黄都公受清朝廷任用为“道宪厦厂军工匠首领”。

  尽管立下了赫赫战功,古船终究还是被现代化船舶取代了。为了防止“福船”制作技艺的消失,当地政府现正积极组织挖掘整理黄氏造船技艺相关历史资料和实物,同时引导黄氏造船的传人培养“接班人”,通过制造精美的古船模,加快实现产业化、品牌化。据说他们精心手工打造的“福船”受到了海内外游客的欢迎,一艘一米长的“福船”往往能够卖到上万元,而且常常供不应求。

  一曲北管传海外

  由于地居要冲,港阔水深,海陆交通四通八达,峰尾镇历史上是一个集海洋捕捞、码头航运和海上贸易于一体的重要港口和天然避风良港。繁荣的海上运输和贸易给峰尾带来了另一件瑰宝,就是北管音乐。

  “明清时期,峰尾的许多渔商船只北上关东、浙沪,南下澳港、潮汕,开辟渔场,经商贸易,部分峰尾渔商、船民、商人与浙沪当地人联姻,建家立业,又利用业余时间向当地人们学得一些民间流行的各种戏剧曲牌、曲谱及小曲、小调,互教对唱。”北管传承人、福建省戏曲家协会会员、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刘宗训介绍。

  说起北管,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清代峰尾人刘永赖,光绪初年他随父亲用船运盐到北方的上海、江苏、浙江等地交易,在交易过程中师从当地艺人学习民间音乐,是北管传入泉港并广泛流传的先祖。

  源于省外的北管采用“官话”,演唱者要手执打击乐器,边唱边击以配奏,其音乐风格既保留了“中原雅乐”和“江南丝竹”的幽雅、明朗,又加入闽南音乐的柔婉、秀丽,并有遒劲、朴实之个性。“南腔北调”的优化组合,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魅力的新乐种。

  2006年,北管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成为峰尾的骄傲。作为北管的发源地,不少峰尾人迁居海外及往星、马、台、港、澳谋生,北管音乐也随之传播,并风行于台湾和东南亚地区。日本琉球群岛上聚居的中国后裔至今仍流传着北管音乐。

莫言:我只是个会讲故事的农民(聚焦)
一座小镇的“海国文明”梦(观察)
“五和”理念与和谐建设(碰撞)
拾遗
责编:郑娜 邮箱:zhengnahwb@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