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2月01日 星期五

三代人的打工路(海外版记者新春走基层)

——川妹子回乡记之四

本报记者 尹晓宇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2月01日   第 04 版)

  晚饭后一家人在灶膛边烤火

  张友才(左)和父亲张碧军(中)、儿子张中强在一起。

  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高观乡茶坪村,记者对从北京返乡的川妹子蒲清梅及其丈夫张友才有了更多了解。

  张友才一家三代都打过工。

  父亲张碧军很喜欢讲“大集体”——人民公社时期的事情。那时,张碧军是3队队长。因为是老大,为了供养弟弟妹妹,他自己没念过书,“那几个都念书出了头,一个在重庆,一个在剑阁,一个在广元。”每次说到这儿,张碧军总是很兴奋,在他看来,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出路。

  因为没有文化,加上家里孩子陆续出生,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张碧军就开始外出打工,“农闲的时候出去,农忙时回来。”北京、上海、苏州、山西,他都去过,都是干建筑。“都是卖苦力,也不规范,干了活拿不到钱的事情也遇到过好些次。”回家修房,供孩子念书,不再让他们打工,是他的梦想。

  只是,家里3个孩子到十五六岁就不愿意念书了。张友才是其中之一,他结婚后在家种过一段时间的田,但随着父母年老,孩子长大,经济负担还是比较重,于是,夫妇二人一同出去打工。跟父辈不同,他们不再是“候鸟”,而是一年到头都在外面,孩子则交给父母带。因为张友才在耐火材料工厂的技术好,几家公司都争着要他,这让他的月薪也拿到了5000多元,中午公司管顿饭,春节的火车票公司给报销,但就是工作很紧张,每天中午连吃饭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几乎没有周末。除了看电视、打牌,几乎没有其他的娱乐方式。

  每年回到老家,张友才夫妇都习惯到地里转转,今年也不例外。记者陪他们一起去。那条下山的路已没有人常走,石块四散,杂草丛生,“现在村里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孩子,地种得少了。一些打工回来的,房子买到了县里,就搬出村子了。”蒲清梅告诉我,现在种些粮食够自己吃就行了。

  因为是枯水期,河水并不大,两边的田已经抛荒,长满了杂草,还稀稀疏疏地长出了树,至少已10年没有人种了。以前种水稻,每年把河水引到田里,漫灌之后就可以插秧。张友才家的地有1亩。“每年都要垒坝,挖水渠。我们家是最后一个不种地的。”蒲清梅指着大石头上的窄沟说。“再过些年,这片林子估计又要有野兽出没了。”张友才打趣地说。

  如果不是2008年的地震把老房子震开了缝,张友才可能不会修房子。现在钱都用在了这上面,城里买房似乎又变得遥远。

  儿子能读书成才,本来是张友才的梦想,只是这个梦想也在儿子张中强十五六岁的时候被打断了。像当年的自己,儿子宁愿打工也不愿意再上学。

  “一个月要耍坏一个手机。”蒲清梅看着正在玩手机的儿子说。一只耳朵戴着耳钉,脖子戴着十字架项链,身穿银色光面的休闲小西装和皮鞋,烟和手机不离手。19岁的张中强在北京打工一年,在一家玻璃厂操作机器和搬运玻璃,手生了冻疮,圆鼓鼓地肿着,每天陪伴他最多的是700多元买的山寨苹果手机。“谁有空陪哥说会儿话?”不时地,他摇一摇微信,跟认识或不认识的人聊天。

  “不喜欢城市。”张中强也不清楚自己将来要怎么样。每月2000多元工资仅够自己花销。“他们这一代啊,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张友才常常感叹。张碧军从孙子回来后,每天都要给他上“政治课”:“家里房子还没装修,你这么花钱不行。衣装还是整整齐齐才对。”

  晚上快10点,张碧军在看新闻。每天只要有时间,四川卫视的新闻,央视新闻联播,他都要看。平时聊天,他常常会跟我聊起一些从新闻里看来的国家大事,比如新交规,比如最近的反腐事件。

  张友才夫妇和母亲一边烤火一边聊着村子里的事,张中强则照例玩着他的手机。

三代人的打工路(海外版记者新春走基层)
各族人士迎春茶话会举行
国防动员标志今日启用
对不雅视频事件一查到底
交警可戴口罩执勤
操弄“自焚” 必受严惩
盆栽花“比淡季还淡”
责编:汪灵犀 邮箱:peoplehw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