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1月29日 星期二

本报记者高雄采访见闻——

台湾南部乡亲怎样看大陆

本报记者 李炜娜 吴亚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1月29日   第 03 版)

  高雄六龟乡果农徐天春在采摘木瓜。
  本报记者 李炜娜摄

  台湾南部人非常热情。老家在高雄的吴先生,现在台北工作,在他看来,台湾的南部人比较像大陆的北方人,而台湾北部人却比较像大陆的南方人。

  

  高雄,一家海产店。门前,用完餐的几位女士在点评,“海鲜焿贼好吃!”一听就是东北人。上前交谈,果然他们是三五好友来个人游,在高雄住3天,就是想看看台湾南部与北部有什么不同。“那结论呢?”记者很好奇。高个子的王小姐快人快语:“没什么不同,就是南部人更热情。”

  进门,朋友介绍这是“从北京来的朋友。”老板立刻热情握手:“老乡啊,我也是北京儿人!这餐我请!”放错位置的儿化音一出,大家都乐了。原来,老板姓林,爸爸是国民党军官,1949年到台湾。

  这是近日记者在高雄采访的场景。台湾北部和南部有什么不同?先听听台湾朋友的说法。吴先生老家在高雄,现在台北工作,他的看法是,台湾的南部人比较像大陆的北方人,而台湾北部人却比较像大陆的南方人。

  台湾南部人就像是南部的天气,更温暖、热情、直率。南部乡亲怎么看大陆?林老板说,常来常往的多了,南部人愿意了解大陆,也欢迎大陆朋友来南台湾做客!

  虱目鱼的向往

  到南部,总能听到虱目鱼的故事。相传郑成功刚到台湾时,吃到这种鱼觉得味道鲜美,就问是“什么鱼”,结果被当地人误听为“虱目鱼”,所以虱目鱼被称为“台湾第一鱼”。“虱目鱼,大陆民众也许还不太熟悉。”高雄区域会总干事吴敏贞说,“可是,虱目鱼对台湾人来说,就是家的味道。”

  台湾南部渔业发达,渔业养殖、远洋货运、渔业加工都是其特色产业。台湾养殖渔业渔产运销合作社理事主席陈振崑在接受采访时说,虱目鱼养殖最集中的区域在高雄,可幼苗培育在屏东,加工主要在嘉义,“虱目鱼养殖加工的链条,牵动几乎全台湾的业者。”

  虱目鱼的养殖也经历了一个转变。陈振崑介绍说,之前台湾养殖虱目鱼都是抽取地下水,结果导致地层下陷。后来,在相关机构的辅导下,采用新技术,淡化海水来养殖,不仅保持了虱目鱼的营养和口感,更重要的是解决了生态难题。

  其实,两岸的渔业交流已经很频繁。陈振崑举例说,两岸的12个省市每年都会举办渔业论坛。台湾因为寒带、热带鱼都可以养殖,跟大陆业者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进行经验交流,两岸业者从生产、加工、销售,都已经有了非常深入具体的交流。

  渔民养殖虱目鱼,渔会则负责销售。两岸签署ECFA以来,台湾每年输出大陆鱼产品总值超过300亿元新台币。南部渔民有没有受益?46岁的黄一成从事远洋渔业和养殖渔业。他说,台湾虱目鱼很向往大陆市场,ECFA签订后,有更多台湾渔民的鱼销到了大陆,虱目鱼也被端上了上海人的餐桌。但ECFA的后续效应还要深化,例如两岸应该建立共同检疫中心。

  木瓜的愿望

  见到钟清辉,先问他对大陆的看法。钟清辉是高雄市美浓区农会总干事,他没回答,带记者去看米。

  在农会,米正在被分级包装。钟清辉说,美浓是南台湾最大的水稻产区,又因为口感好,在岛内颇受欢迎。“现在,名声传到了大陆,今年春节就有不少大陆的订单来。所以,大陆之前对台湾南部乡亲来说,可能还有些遥远和抽象,可是现在看到大陆已跟我们发生了直接的关联。”

  进军大陆市场的,有台湾米,还有木瓜。高雄六龟乡盛产木瓜。大棚里,记者看到木瓜都齐齐地顺着一个方向生长,果农徐天春说,农会指导进行了技术改造,木瓜都饱满鲜亮。徐天春说:“每一株都是经过选苗、蔬果、用心照顾的,并不是‘天生丽质’哦。”

  徐天春之前在高雄市区开餐厅,3年前回到乡下种木瓜。“日子还好吗?”记者提问,徐天春憨厚地笑了:“不错啊,我们种的木瓜有卖到你们北京呢!大陆市场这么大,越来越多大陆人喜欢吃我们南部的水果!”

  高雄市农会总干事萧汉俊是地道的台湾人,他现在常跑大陆,被周围的台湾朋友称作“大陆通”。“其实,高雄人非常希望大陆同胞可以品尝到台湾好吃的水果,如果更多的米、水果进大陆,直接受益的还是台湾民众,特别是南部乡亲啊。”如今,高雄水果在大陆也买得到,高雄市政府在上海西郊高农台湾馆内设置“高雄物产专区”,专售来自高雄的优质水果与加工品,成为高雄物产进军大陆首航的第一站。

  (本报台北电)

邓丽君特展两岸展出
台湾南部乡亲怎样看大陆
蛇年春节一票难求
香港贫富悬殊加大(港澳在线)
厦门集中管辖涉台案件
睡前玩手机危害大
关于申报厦门市第五批引进高层次人才“双百计划”的公告
责编:王平 邮箱:gtbhwb@people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