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1月19日 星期六

“预警机之父”:小谟大成

——记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小谟

新华社记者 顾瑞珍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1月19日   第 04 版)

  雷达、预警机、中国电科……自从50年前走上国防科研这条路,这些神秘的词汇就和王小谟紧密相连。

  1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中央,胡锦涛主席把大红的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奖证书交到王小谟手中。

  台下掌声雷动。人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达对共和国“预警机之父”的崇高敬意。

  “要有自己的预警机”

  上世纪80年代,王小谟主动策划,与十几位老专家深入酝酿,希望自主研制预警机。

  自主研制预警机,谈何容易?王小谟不顾各方质疑,最终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开启了一边国际合作、一边自主研制预警机的漫漫航程。

  “我们当然可以从国外买,省时省力,但是一旦战争真的爆发,国外只要卡住几个配件,我们买回来的预警机就用不了。中国一定得有自己的预警机!”王小谟说。

  合作研制期间,王小谟受命担任预警机工程中方总设计师。同时,他坚决主张并且部署安排了国内同步研制,并做出了样机。自力更生,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预警机呈现了雏形。国产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9个第一,突破100余项关键技术,累计获得重大专利近30项。

  美国政府智囊团“詹姆斯敦基金会”发表评论:中国采用相控阵雷达的预警机,比美国的E-3C整整领先一代。

  “雷达人生”

  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两型预警机带领的空中梯队以及地面雷达方阵首次公开亮相,令全世界雷达领域的同行为之惊叹。

  看台上的王小谟流泪了。因为在这些成就与惊叹的背后,有他在雷达界半个世纪的付出与心血。

  作为我国预警机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50年来,王小谟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主持研制出多部世界先进的地面雷达,并引领我国实现了从地面雷达向空中预警指挥机的飞越,为推动我国国土防空网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0年,他主导研制的预警机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同时,他亲任出口型预警机总设计师,首次提出运八平台背负圆盘型天线罩的设想,实现了“小平台、大预警”。

  随后,国产首架出口型预警机顺利交付,这一事件再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然而,在预警机研制的关键时期,他遭遇车祸,腿骨严重骨折。雪上加霜的是,王小谟又被诊断出患有淋巴癌。病情稍有好转,他又像往常一样出现在试验现场。

  “票友”生活

  游泳、登山、唱京剧、拉胡琴……枯燥严谨的工作之外,王小谟是一个懂得享受生命的人。繁重的工作之余,他常常去体验生活带给他的精彩。

  王小谟坦言,最喜欢梅兰芳的戏,尤其喜欢《宇宙锋》。大学时,他就是校京剧团团长、也是摩托队成员。多年的沉淀与积累,他把那京腔京韵唱得悠扬婉转,胡琴拉得如泣如诉。一曲《苏三起解》《杨门女将》,曲牌正宗、演奏老到,在那时而委婉悠扬、时而快板激昂的演奏中,我们再也找不到平日里奔波忙碌的王小谟,似乎坐在面前的是一位艺术家。

  他说:“我曾经有一个愿望,到70岁以后不再参与工作,找一帮喜欢京剧的人一起练练。看来只能80岁以后了!”

  平时,只要没有外出开会或其他公务,他每天都坚持上班,每周都会到实验室与课题组年轻同志一起研究讨论技术问题,并检查课题进展。

此生唯愿“力”报国
“预警机之父”:小谟大成
大辽文化冬捕节举行
27年,我的方位在中国
十万中国游客将赴泰国“过年”
“和谐家庭·幸福榜样”揭晓
棚户区“隆冬送温暖”
同和平解决争端的潮流格格不入
责编:陈劲松 李 尧    邮箱:dieryw@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