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师:
请问“他亲身受到‘五四’精神的洗礼和熏染。”这句话中的“熏染”用得是否正确?谢谢。
河北读者 杨 轩
杨轩读者:
这句话里的“熏染”宜改为“熏陶”。
“熏染”跟“熏陶”都指由于长期接触某种人或事物而对人产生某种影响。但是,“熏染”多用来指受到某种不好的或者说不良的影响。例如:
(1)他跟一些不务正业的人混在一起,熏染了一些不良习气。
(2)在这样的生活环境的熏染下,有的年轻人养成了一些坏习惯。
(3)在身边一些人唯利是图思想的熏染下,他参加了违法的传销活动。
(4)老汉在旧时代熏染了一些恶习,在新社会经过许多年的努力才彻底改掉。
再举个古汉语中“熏染”指“受不良影响”的例子:
(5)(谢公)俊笔涌出,排迮老苍,而不能受俗学熏染。(宋代叶适《〈谢景思集〉序》)
“熏陶”则多用来指受到某种正面的好的影响。例如:
(6)他从小受到音乐的熏陶,长大后成了一位作曲家。
(7)在该校严谨学风的熏陶下,他一直努力学习,成绩很好。
(8)在创新精神的熏陶下,他潜心钻研,获得多项发明。
(9)在做教师的父母的熏陶下,他学习自觉刻苦,成绩优良。
“五四”精神的影响显然是一种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因此不宜使用“熏染”而应当使用“熏陶”。您提到的句子可以改为:“他亲身受到‘五四’精神的洗礼和熏陶。”
从词语的感情色彩来说,“熏染”含有贬义,而“熏陶”含有褒义。也就是说,这两个词语的褒贬色彩正好是相反的。在汉语中应当按照语境来正确使用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语。
另外,还应注意,有时候同一个词语的不同义项,褒贬色彩有所不同。例如:
(10)他经过树林的时候,遇到几个强人。
(11)我们在路边等了许久也不见老李的人影,大家猜测他或许在山路上遇到了强人。
(12)她事业心很强,是个女强人。
(13)这个女强人的能力很不错,把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条。
例(10)和(11)中的“强人”指强盗,显然带有贬义色彩,而例(12)至(13)中的“强人”则指能力强、建树大的人士,带有褒义色彩。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杜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