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1月09日 星期三

顶住老饕与渔民压力

香港禁止破坏性捕鱼(港澳在线)

本报特约记者 闵 喆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1月09日   第 03 版)

  香港海域从此禁止拖网捕鱼

  从去年12月31日开始,香港渔民在香港水域捕鱼受到了严格限制,他们不再可以使用拖网捕鱼,炸药、电力、毒药、抽吸器具和挖采器具等其他“破坏性”方式更是一律禁止。海鲜是粤菜招牌和老饕们的最爱,但为了保护海洋环境,香港政府顶住压力,实施了这一立足长远的法令。

  长远看海鲜会变多

  香港特区政府新修订的《渔业保护条例》去年最后一天开始生效。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发表声明称,该法令的出发点在于保护海洋资源和生态,因而禁止任何船只使用“非选择性捕捞”器具,在海床及水中拖曳的渔网和虾网都在禁止之列。违者可被罚款20万港元和监禁6个月。

  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表示,拖网捕鱼的过程会导致各类海洋生物被“一网打尽”,同时也对海床上的生态造成干扰和破坏,对香港海洋生态的健康构成极大影响,成为香港渔业资源枯竭的主因之一。

  研究显示,这一法例可以有效恢复香港海洋生态,海斑、黄花鱼等海鱼数目有望在5年内增加最少二至三成。

  虽然法令将让港人眼下可吃的海鲜变少,但长远来看,海鱼增加将有助于香港的海鲜供应数量渐趋稳定,海鲜质量有所提升,同时公众也可以享受更健康的海洋环境。

  渔民盼望配套措施

  据香港媒体报道,新法令实施后,已有不少香港市民反映街面上鱼档销售的鱼类较以往大减。而受到更大冲击的是香港渔民,他们必须远赴公海捕鱼,而公海的渔获量远远比不上香港海域。

  在鸭脷洲街巿经营鱼档的梁先生已经捕了20年鱼,他说,由于公海有大量渔船拖网捕鱼,故鱼量一向比香港水域少。前一天,他在公海遇到上百艘渔船,捕获的比目鱼、狮头鱼的数量,只是平时鱼获的一成。

  “最要命的不是鱼少,而是油价和人工贵!”香港渔民郭根仔表示,“一桶油要1280港元,要出外海,每水(指出海打鱼)要多用一桶柴油”,再加上人工和维修费上涨,一次出海成本至少升到了6000港元。

  香港《大公报》报道指出,渔民学识低、转行艰难,所以,香港大部分受影响的渔民都不想转行,但出外海打鱼,他们可能要改装现有渔船。渔民们表示,希望当局拿出配套措施,给予切实援助。 

未来着重解决五大问题
蓝绿恶斗一场戏 甄嬛传般无意义(记者观察)
香港全面调查造假报道
中国服务业为美企带来商机
世界最宽假发
台湾教授假发票案谁之过(台岛夜话)
台湾去年出口衰退
贸易顺差再创新高
电视剧《黄埔军校》将开拍
香港禁止破坏性捕鱼(港澳在线)
图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