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1月07日 星期一

合并项目打包再现 明里削减暗地换脸

行政审批“瘦身”要防数字游戏(市场观察)

万 千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1月07日   第 02 版)

  日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强调,改革是中国的最大红利,中国要实现真正的发展只能依靠改革。过去30年依靠的改革红利正在消失,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释放新一轮改革红利的任务尤为紧迫。他指出,改革目前已进入攻坚区,下一步的改革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调整利益预期,改革的突破口在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对此,专家认为,首先要求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稳增长需打破行政桎梏

  行政审批,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应松年认为,行政审批具有双面作用。一方面,行政审批在应对市场失灵、社会自律不足、预防危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行政审批作为前置性的管理手段,如果过多过滥,会严重打压社会活力、抑制市场创造力、降低经营效率、增加市场主体经营成本甚至阻碍经济发展。因此,行政审批应当适度,而不应当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称,行政机关对市场的干预、对社会的干预、对市场门槛的设置,都是通过行政审批实现的。如果行政审批不能取消,就无从谈起减少政府对市场的不必要干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也评价审批制度造成了经济效率低下和制度性腐败,阻碍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说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审批经济’的最终结果是权力寻租泛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表示,改革行政审批,有利于减少腐败寻租的空间,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

  削减行政审批存在“水分”

  自2001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启动以来,我国先后分6批取消和调整了2497项行政审批,占原有总数近七成。通过对行政审批项目集中清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汪玉凯认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体现出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思路,取得了一定进展。

  然而,近七成的审批削减与社会感觉存在差距,改革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专家透露,行政审批改革成果不无“水分”。有的地方搞数字游戏,把多项行政审批合并成一项,达到减少审批的目的。应松年表示,目前一些部门和地区利用“红头文件”、规章等,以登记、备案、年检、监制、认定、审定等形式,变相设置审批事项。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宪法与行政法研究室主任周汉华也提出,这些变相设置的审批事项形式隐蔽,很难有全面的统计和掌握。现在的改革机制,只是对存量进行清理,增量部分缺乏集中审查、控制机制。

  另外,漠视行政许可法的现象较严重。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杨建顺指出,行政许可法是行政审批改革依据的基本法,现在很多机关以非许可审批等方式规避行政许可法,又缺乏强有力的执法机关制止这类违法行为。

  加快整体设计顶层推动

  改革意味着利益格局的调整,越深入难度越大。专家们一致认为,审批改革剩下的30%对公众利益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面临越来越大的部门抵制情绪,是改革的难点和焦点。李克强强调,改革既要有顶层设计,又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当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正需要前瞻性的整体设计与强有力的顶层推动,以彰显改革的决心和勇气。

  “审批制度改革的关键就是要真正转变政府治理理念和模式。”国家工商总局个体私营经济监管司副处长张道阳认为,“重审批、轻监管”的行政审批模式不可能培养出健全的市场主体,以弥补市场失灵、保护市场机制为目的的现代政府治理理念必须匹配一种“重监管、轻审批”的行政模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是改革实践阶段性的重大进展。要结合中国的国情特点,把政府的作用和市场的作用合理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符合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解放的制度模式。

积极财政不会酿成赤字风险(热点聚焦)
声音
抢收蔬菜保供应
资讯快递
行政审批“瘦身”要防数字游戏(市场观察)
责编:梁益琴  邮箱:hwbj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