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1月04日 星期五

寻找龙首 追溯成龙(影评)

——电影《十二生肖》观感

刘英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1月04日   第 07 版)

  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其中鼠首与兔首被法国人收藏;牛首、猴首、虎首、猪首、羊首和马首铜像已回归中国,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龙首、蛇首、鸡首、狗首则下落不明,成为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征,也成为爱国情结“夺宝”、“寻宝”、“护宝”的象征。

  公元1960年,成龙6岁,进入中国戏剧学校读书是一生事业的开端。从《蛇形刁手》破空而出,到一身好功夫走上银幕被人认知;因为不怕死,真拼真干部部电影搏命。成龙的功夫神话,几经起伏跌宕,备受全世界影迷的推崇,终于定格于顶峰处,成为功夫片的金字招牌,成为中国功夫的象征。

  《十二生肖》据说是成龙的101部电影,当1860年丢失的龙首与年届60岁的成龙以功夫片的组合再次面对观众,其必然又是一部搏命之作。与其说《十二生肖》是一部有关“圆明园兽首”的夺宝传奇,不如说它是对成龙从艺以来功夫片的大总结和大回顾。从1960年那个习武学艺的少年开始,成龙注定了其为功夫片扬名立万的人生路程,从这个角度上看,《十二生肖》在寻找龙首的同时,追溯并再现了一个立体的成龙。

  成龙一直坚持自己独有的风格,《十二生肖》亦不例外。他将令人捧腹的幽默与令人拍案叫绝的特技动作融于一体,并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将动作片的发展推向新的境界。《十二生肖》是一部应有尽有的成龙作品,有夺宝历险与个人英雄的主题回归,有团队合作与独挑大梁的斗智斗勇,有性感善斗的娇娃与楚楚动人的美人,有火爆刺激的枪火与精彩十足的格斗,还有忍俊不禁的追逐戏与目不暇接的拳拳到肉。虽然现代电影蒙太奇技术可以将人类的许多梦想变为“现实”,但影片中仍然能看到,成龙以他“60岁的高龄”坚持亲自完成那些令人惊心动魄的特技动作。所以,观众还是能从成龙身上看到当年功夫巨星的诚意与认真。

  《十二生肖》中许多动作场面看似新奇,其实都能从成龙以往电影中看出端倪,只不过在新技术下变成“升级加强版”。比如在法国古堡追逐战,屋顶变身蜘蛛人狠斗,花园迷宫降落伞逃生,都能看出其在《A计划》中的辗转腾挪的影子。正反两大集团核心战将贴身搏命格斗,海陆空极限开打等多场精彩打斗,或许更像《飞鹰计划》、《尖峰时刻》的经典桥段。

  岁月毕竟不饶人,《十二生肖》里的成龙尽管身手如故,却有些沧桑和老态。但他的拼劲依然让人佩服,结尾处那奋不顾身的一跳,更将一个以表演为生命的演员的忘我体现无疑。《十二生肖》可能是以成龙为主角的最后一部功夫片,无论影迷的最终评价如何,它毕竟带领观众重温了成龙功夫电影的精华,重温了那些为功夫片热血沸腾的岁月。

责编:郑 娜 邮箱:zhengnahwb@gmail.com
@2013年文化的5个微猜想(观察)
算算128亿
文物保护经费这笔账(聚焦)
寻找龙首 追溯成龙(影评)
圆光中的《格萨尔》艺术展开幕(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