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世界末日”终究只是谣言。不过对于书商们来说,“世界末日”无疑是个绝好的商业噱头。所以,差不多从电影《2012》上映之后,各色“末日图书”便充满我们的图书出版界。
走入各大书店,我们会看到《末日爱国者》、《末日凶猛》、《玛雅预言书:2012世界末日》、《末日之雪》、《2012玛雅预言真相》等几十种“末日图书”都在销售,其中仅关于“玛雅预言”的图书就有不下十余种。
随着12月21日的过去,这些“末日图书”的最终命运就是“速朽”。对于这样的结果,人们并不意外。
因为这些“末日图书”只是给读者带来一种惊悚感。很多“末日小说”为“末日”而“末日”,一味渲染神秘感和恐怖感,而当“末日”过去,这种渲染也就变得苍白无力、滑稽可笑。内涵、思想深度和文化品位的缺失,决定了这些“末日图书”最终会走向“末日”。
我们知道,出版分为三大境界:其一为咨询出版,满足读者对咨询的一时需求;其二为愉悦出版,满足读者休闲娱乐的需要;其三为文化出版,指向沉淀下来的文化思想成果。“末日图书”折射的是出版界的浮躁之风,他们宁愿追求商业化、功利化和快餐化,只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于前两个境界,标准低也就预示着速朽。
那么,对“末日图书”应该怎样看待?我曾看过美国作者约翰·梅杰·詹金斯的《2012:史上最神秘日期背后的神话、谬论和真相》,此书对流行全球的“2012”现象,还是提出了比较完整可靠的见解。
在人类文学史上,还有很多描写人类灾难、末日题材的经典作品。比如加缪的《鼠疫》,也可以归入“末日图书”之列。作家不仅写了灾难,更写了灾难背后的人性,其对人性挖掘的深度,令人警醒。此外,描写人类灾难的经典作品,还有大江健三郎的《广岛札记》,让·奥诺的《屋顶上的轻骑兵》等。
这些记录人类灾难的图书读物之所以不朽,就在于它们把人类的痛苦、悲哀、噩运、灾难上升到形而上学的高度进行理解和认识,这种经验超越了具体的事件而具有普遍的意义……
“末日图书”如果能激发出人们对自然和人类命运的焦虑与自省,就有积极的意义。伟大的“末日文学”,应该可以帮助我们解除实际生活中的痛苦,引发我们的沉思,去面对人生的更大的灾难、死亡、痛苦,从而使我们的生命获得勇气和力量,心灵得到慰藉,懂得人类在宇宙中奇特的附属和短暂的地位,培养我们的认知力、情感和思考力,并由此产生出理智、智慧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