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青岛:一座弥漫幸福味道的商务城

刘希欣 杨瑶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12月27日   第 02 版)

  制图:潘旭涛

  格雷斯催化剂(青岛)有限公司开业

  全球买家(青岛)采购洽谈会

  青岛市实施“走出去”战略企业座谈会

  青岛市服务外包协会成立大会

  中日韩自贸区启动谈判第二次工作磋商会议

  中德生态园示意图

  海尔无氟变频空调创新化生产基地

  青岛香港中路商务区集聚了众多的商务、金融、商贸企业

  标准化农贸市场改造开业

  青岛城市购物节彩车巡游

  2012年,山东青岛大事多,喜事多。

  这一年,第十一次党代会后,青岛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的全新思维,确定了实施“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发展新战略,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

  以港立市、开放兴市的青岛,掀起了大开放、大发展、大跨越的热潮。在全国利用外资下降的形势下,青岛前三季度到账外资超过去年全年规模,预计全年增长28%,由副省级城市第六位跃升第二位。“引进来、走出去”引领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格局,预计全市全年境外投资、承包工程营业额实现翻番增长,双双跃居全省首位。对外贸易围绕“稳、进、扶”攻坚克难,服务外包连续三年保持倍增,全年进出口预计超过去年规模,保持副省级城市中第五位。

  这一年,“十年磨一剑”的中日韩三国自贸区谈判正式启动。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于中日韩区域合作前沿的青岛,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产业和人文优势,率先启动、全力领跑。青岛率先与日本京都、韩国釜山缔结了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启动建设西海岸经济新区中日、中韩两个合作创新产业园、高新区中日科技产业园、四市二区省级开发区日韩工业园等重点园区,加快建设山东半岛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城市。

  经济园区创新升级步伐加快,作为青岛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国家战略层面国际合作园区的中德生态园规划招商建设工作全面展开。胶州经济开发区获国务院批准成为青岛第二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全国首家国家级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点,前湾保税港区获批汽车整车进口口岸。

  这一年,宜居幸福、美丽城市成为青岛家喻户晓的热点话题。启动实施“千万平米”商务区招商建设,建成大型商业设施17处,新开业60多万平方米,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商业设施建设进度最快、力度最大的一年,扮靓了青岛国际城市的形象。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和农贸市场公益化改革,财政投入2400多万元新建、改建、扩建农贸市场4.25万平方米,惠及30万居民;青岛城市购物节等230余项消费促销活动为消费者让利4亿多元,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超过2500亿元,增长15%。青岛的发展环境、居民生活质量两项指标在美国《财富》中文杂志2012中国最佳商务城市评选中位列第一。

  “青岛外经贸工作信心坚定、思路清晰、措施扎实,成绩显著。”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日前在青岛调研外经贸工作时表示。当前,青岛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实施更加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和扩大内需战略,在开放创新中实现新的跨越提升。

  

  1

  外资

  逆势中快速增长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3.6%。而青岛,今年前三季度到账外资超过去年全年规模,1-11月份到账外资43亿美元以上,实际使用外资近54亿美元;预计全年到账外资增长28%,由副省级城市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西海岸经济新区、蓝色硅谷、红岛经济区等重点经济区域正在成为吸引外资的主阵地。韩国中小企业厅组织的绿色环保领域中小企业考察团,参观考察了胶州经济开发区、西海岸经济新区等区域。“这些区域的规划布局超前,企业生存、发展空间大。”韩国中小企业厅次长金淳哲说。

  今年以来,青岛实施“外资赶超战略”,定向招商六大蓝色板块建设,走访外资企业700多家,批准增资项目300多个,增资项目合同外资超过22亿美元,同比增长41.9%。青岛出台了优化外企发展环境的10条政策措施,对外资重大项目以及蓝色、高端、新兴产业项目、增资大项目等实行审批绿色通道制度,审批速度提速30%。青岛还建立了市政府和部门领导联系服务外经贸重点企业制度。审批提速了,服务上门了,信息渠道通畅了,投资环境改善了,投资成本降低了……一个良性的外商投资循环正在形成。

  2

  外贸

  困境中艰难前行

  受外需不振、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青岛外贸出口压力较大。青岛及时出台促进外贸平稳较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外贸企业保份额、稳增长。

  1月份在全国外贸出口普遍下降的情况下,青岛增长0.4%,今年以来外贸发展虽然低位运行但一直保持增长规模。1-11月份,全市完成进出口642.91亿美元,同比增长2.1%。预计全年进出口仍将超过去年全年规模,保持在740亿美元左右,继续保持副省级城市第五位。

  为支持外贸企业发展,青岛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将退税时限由30个工作日缩减至18个工作日,将报关出口申报退(免)税期限由90天延长到出口次年的4月30日。青岛完善“大通关”措施,“12360”服务热线实现全国联网和全天候服务,将“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适用范围放宽至1年内无走私违规记录、资信良好的B类生产型出口企业。

  推进出口结构优化工程和扩大进口工程,支持设计研发、检验检测等43个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3

  “走出去”

  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开放的青岛,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海尔、海信、青啤、金王、青建等一大批本土企业“走出去”,已经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投资贸易合作。

  海尔增资1.8亿美元成功收购日本三洋白电业务;海尔新西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斥资6.4亿美元成功收购新西兰国宝级品牌斐雪派克,成为青岛最大的境外股权并购项目。

  金王集团在美国并购油田并参与页岩气的开发,实现了企业从上游能源到中游研发创新再到终端产品市场的优化战略。

  青岛赛轮股份有限公司投资9500万美元在越南建立轮胎加工生产基地,运用当地橡胶资源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青岛设立市级“走出去”专项扶持资金;建立完善境外投资项目信息库和重点企业信息库;引导企业用好出口信贷资金、出口信用保险。

  1-11月份,全市核准对外投资项目69个,中方投资额9.8亿美元,同比增长135.6%,由去年全省第二位升至全省首位;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完成29.6亿美元,同比增长127.2%,由去年全省第三位历史性地跃居全省第一。 

  4

  服务外包

  连续三年倍增

  在 2012年度中国服务外包城市投资吸引力评估活动排行榜中,青岛位列2012年中国服务外包城市产业成长性排名首位。

  软件和信息产业“东园-西谷-北区”三点支撑的品字形发展格局正加速形成。崂山高科园、新技术应用示范基地正在加快建设;“青岛信息谷”,重点布局家电电子、智能传感、物联网战略终端产品的设计制造;“青岛高新区”,30平方公里的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的核心承载区,着重发展云计算、工业软件与行业解决方案等信息产业。

  今年,青岛市成立了全市服务外包协会,出台了支持服务外包发展的27条政策、11项措施,助力青岛服务外包发展由“快车道”驶入“超车道”。

  今年1-11月,全市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7.47亿美元,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6.1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8.2%、182.3%。主要指标首次突破6亿美元,居全省首位。微软云计算中心、简柏特、Oracle甲骨文、NIIT东北区总部、NEC、阿里巴巴北方数据中心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青岛。

  5

  中日韩FTA

  扩大开放的新机遇

  青岛与日韩经济合作紧密。今年年初,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与青岛市商务局就中日韩合作青岛论坛活动制定了时间表。

  今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上倡议,利用山东毗邻日韩的区域优势,建立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并积极考虑在日韩选择合作的区域建立三国产业合作基地。11月20日,中日韩三国经贸部长宣布正式启动中日韩自贸区(FTA)谈判,青岛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建设山东半岛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城市。

  青岛全面推进与日韩10个重点领域的经贸合作。目前,青岛已与日本京都、韩国釜山建立了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并就双方建立地方经济合作理事会达成共识,推动城市间的务实经济合作。

  青岛还承办了商务部组织的中日韩FTA产业贸易调研、中日韩FTA可行性联合研究成果首发报告会、FTA谈判副部长级会议等系列活动。商务部还确定青岛为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活动的基地城市,这将进一步提高青岛在东北亚地区的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6

  中德生态园

  打造国际经济合作园区的典范

  “会呼吸”的房子、“零排放”建筑、风能驱动的海水淡化系统、立体化的绿色交通体系……位于西海岸经济新区的中德生态园,是青岛改革开放30多年第一个国家战略层面的国际合作园区。

  今年4月份,温家宝总理访德出席中德工商峰会时两次提及中德生态园,对中德生态园寄予厚望。8月份,中国商务部与德国经济技术合作部在北京签署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双向投资的联合声明。

  目前,中德生态园已经高标准完成了概念性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能源规划、产业规划和指标体系编制工作,全面启动道路交通、地下空间、人防、智能电网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展开。洽谈引进项目20个,总投资超过140亿元,涵盖智能能源、绿色建材、金融、高端制造业、职业教育等领域。与国开行签署了开发性金融合作备忘录,为中德生态园内中小企业提供上限至10亿欧元的专项贷款;近期还将与德国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开展金融支持。

  7

  胶州开发区

  晋升“国家级”

  日前,经国务院批准,胶州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是青岛第二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胶州开发区拥有山东省唯一的集装箱中心站和全国特色物流基地胶州国际陆港,目前已形成以研发制造、鞋业服装、装备制造和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机械电子为特色的六大现代产业基地。

  胶州开发区以蓝色高端、先进制造为重点,加速产业链条前延后伸、集群发展,构建“以海尔家电整机为龙头、中集冷链和高端装备制造为支柱、电机电器和生物制药为有效补充”的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格局。目前胶州经济开发区已经拥有十几家国家级研发中心和20多个科研实验室,成为青岛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山东半岛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

  随着胶州湾大桥胶州连接线的开工建设,开发区与青岛主城区的距离也缩短至15分钟车程。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胶州经济开发区已完全融入青岛“半小时经济圈”。

  8

  十个“千万平米”

  现代服务业建设工程扮靓青岛国际形象

  今年初,青岛开展了商务区建设和发展的规划工作。根据商务区发展规划,将在环胶州湾东、西、北三岸建设1000万平方米的三大总部商务区。同时,在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城阳、崂山、黄岛等地区规划建设1000万平方米的金融、旅游、港航交易与国际贸易、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会议展览、科技电子、商贸八大特色商务区。全市重点推进近120个商务区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近千万平方米。

  对照世界知名城市的标准,青岛学习借鉴纽约曼哈顿、香港中环等世界著名商务区的发展模式,努力打造国际知名的地标性总部商务区。

  目前,“千万平米”商务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建项目130多处、面积2000多万平方米,建成大型商业设施17处,新开业60多万平方米,韩国圣度集团中国营销总部、海航万邦中心、韩国乐天玛特购物中心、李沧万达广场、崂山东元软件园等重点项目已经完工。

  9

  肉菜溯源系统

  “菜篮子”实现数字化

  在青岛伊春路福岭农贸市场,摊主割肉、上秤,称重后,电子秤立即“吐出”一张小票。“消费者拿到小票,登录市商务局的官方网站,在对应栏目中输入追溯码,这块猪肉的‘前世今生’就得以清晰地呈现:来自什么地方,体重多少,出生在哪个养殖场,负责人姓名,什么时候被屠宰,什么时候被送到市场,零售时间,经营者姓名……”青岛市蔬菜副食品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说。目前青岛已建成运行了覆盖全市350家单位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监控肉菜100余种,肉菜日上市量分别达到80吨和2200吨的充足水平,覆盖市区275万人。

  除了吃得放心,还要吃得方便。青岛市民日常消费80%的肉菜来自于农贸市场,今年以来,按照超市化标准,市区两级财政共投入2400多万元,新建、改造、扩建15处农贸市场,改造面积4.2万多平方米,惠及市民30万人。财政投入作为政府股权注入农贸市场,分红用于补贴摊位费,这些市场上销售的肉菜粮油水产品价格比周边市场要低5%-10%左右。

  10

  扩内需战略

  惠民利民 繁荣消费

  今年,青岛加快实施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战略,连续打出扩大消费“组合拳”,先后在全市百家商场、百家餐饮店先后推出“消费促进月”、“满意消费惠万家”、“青岛城市购物节”等主题活动。

  “2012青岛进口商品展”吸引了来自加拿大、新西兰、土耳其、斯里兰卡、巴基斯坦、泰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近70家优质供应商,不仅丰富了青岛市的商品市场,也为岛城商贸企业接触国际知名品牌产品和供应商提供了难得良机。

  在10月份开展的城市购物节活动中,借鉴香港购物节模式,在全市商场、超市推出230余项促销活动,举办启动仪式,组织彩车巡游。80家商场实现销售额37亿元,增长16%,为消费者让利4亿多元。

  预计全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2560亿元,增长15%以上,在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中分别保持第二位和第八位。

青岛:一座弥漫幸福味道的商务城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