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

楚天寥廓聚财源

——写在楚源集团创立三十周年之际

范宏国 杜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12月26日   第 05 版)

  楚源集团大门

  汶川大地震后,楚源集团向灾区捐款100万元

  董事长杨志成正在与外商洽谈

  楚源集团污水检测室

  楚源集团技术中心一角

  楚源集团全景

  浩浩荡荡的万里长江,在流经湖北省石首江段时拐了一个弯,留下了一条蜿蜒舒缓的长江故道。清澈的江水犹如甘甜的乳汁,滋养着这里的楚地先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绮丽的荆楚文明。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这条琉璃般的长江故道告别了往日的平静。发轫于楚文化腹地、中国麋鹿之乡、鄂南明珠石首市的一家企业——楚源集团,在这里激起了一道道波澜。他们秉承“团结、诚信、创新、高效”的企业精神,用30年时间把一个村办小厂建设成全球行业的领军企业。他们独特的创业理念、发展战略、成功路径,在国内外化工行业产生了积极影响,发挥了引领作用,将楚人的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展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示了现代楚人勇闯天下、搏击四海的开阔胸襟和迷人风采,演绎了一幕楚天寥廓聚财源的大戏。

  艰苦创业写传奇

  1982年12月26日,楚源集团的前身——石首县化工二厂在石首县绣林镇红星大队五间废弃的队屋悄然挂牌。没有鲜花,没有掌声,20多个洗脚上田的农民,用他们的创业激情开始勾画致富的梦想和蓝图。他们的全部家当只有五口大缸,五台机煤炉子;他们生产的产品更是微不足道,是几分钱一个的为农药塑料瓶盖配套的化学胶帽。因为产品档次低、销路窄,企业不久就陷入了困境。1983年11月,石首县绣林镇政府一纸调令,将时年36岁、素有能人之称的杨志成调到化工二厂任厂长。

  杨志成最大的优点就是嗅觉灵敏、敢想敢干。当时,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起步,市场上的机遇很多。杨志成发现,一种生产化学胶帽的原料——工业乙醚行情很好,便决定上马这个产品。1984年底,一套年产200吨工业乙醚生产线顺利建成投产。杨志成趁热打铁,又扩建了一条年产500吨的生产装置。靠着敏锐的市场嗅觉和不怕苦、不怕累的拚搏精神,他带领企业开发出了工业无水乙醚、纯苯、甲苯、二甲苯等200多个品种,成功销往武汉、长沙、广州等地,其中有20多个产品获得湖北省优质产品称号,迎来了企业的第一次发展转机,工厂随之更名为石首市化学试剂厂。

  1986年,石首撤县设市,石首市化学试剂厂整体搬迁到城郊的工业区张城垸,有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搬迁时,杨志成了解到一种叫做对氨基苯乙醚的染料中间体利润高,市场好,便琢磨着要上这个产品。可对氨基苯乙醚是当时的高科技产品,一个小小的乡镇企业想上这个产品,简直异想天开。“不安份,穷折腾”,“癞哈蟆想吃天鹅肉”……一时间,各种讥笑、讽刺扑面而来。杨志成没有被流言吓倒,而是坚定不移地朝着认准的目标前行。没有资金,他找人联营;没有技术,他四处请教高人。在那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日子里,他无数次奔波于武汉和石首之间,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终于如愿以偿,与武汉染料厂达成了联营协议,双方决定共同开发对氨基苯乙醚。1991年,对氨基苯乙醚问世,一炮走红,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1992年,对氨基苯乙醚成功打入国际市场,为楚源挣来了第一笔外汇——30万美元,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对氨基苯乙醚的开发,为企业打开了新的市场大门。接着,他们又相继开发出对氨基苯甲醚、邻氨基苯甲醚、邻氨基苯乙醚,这四个产品均为精细化工中间体,应用广泛,附加值高,市场稳定,比过去的产品档次有了很大的提升。石首市化学试剂厂继续深挖这个宝藏,乘势而上,陆续开发出了1-4二羟基蒽醌、吐氏酸、J酸多支化工中间体,产销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1994年7月,生产经营欣欣向荣的石首市化学试剂厂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制成立湖北楚源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1月又组建了湖北楚源集团。股份制企业的成立和集团公司的组建,标志着楚源踏上快速发展、规模扩张的新起点。1997年,楚源的工业产值和产品销售首次双双突破亿元大关,跻身亿元企业行列,谱写了一个乡镇企业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传奇。

  自主创新谱华章

  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产品,在技术,更在自主创新,这是楚源从10多年的艰苦创业实践中得出的深刻体会。起初,楚源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是以引进为主的“拿来主义”。但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必须有自已的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初具实力后,楚源把重心放在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上。他们先后选送四批共100多名优秀员工到武汉大学、北京化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脱产深造;在武汉大学开办了博士后工作站,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聘请了一批科技先导性人才,建成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技术队伍,成为自主创新的可靠保证和源泉。与此同时,他们加强硬件建设,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了省级技术中心——染料中体间合成技术研究中心,现有各类试验仪器设备30多台套,包括四个小试实验室、三个中试车间和一个产品测试中心。2004年,楚源又投资500多万元,结合技术中心的建设目标和功能定位,按照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对技术中心进行了改扩建,使其成为功能齐全、设施先进,能够充分满足企业创新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2007年,楚源染料检验检测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实验室,研发条件更加先进和完备。楚源还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改善公司信息资源状况,并建立了企业内部局域网和互联网,使公司驶入信息高速公路,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染料、中间体、生物等技术、市场的最新动态,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决策提供权威信息支撑。目前,中心正在申报国家级技术中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不懈努力,楚源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由“拿来主义”转向了一个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新阶段。靠着强大的自主创新实力,楚源全面进军染料中间体及染料高科技领域,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腾飞阶段。从1997年至2007年的10年间,楚源累计投入自主创新和各类固定资产投资14.5亿元,新上项目20多个,其中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2项,列入国家火炬项目5项,国家级新产品16项,国家级推广项目2项,列入湖北省科技项目6项,填补国内空白1项。同时,亮氨酸、脯氨酸、盐氨酸等7个氨基酸系列取得国家GMP药品文号;参与制定了H酸、K酸、红M-6BE、黄M-3BE、黑KN-8BG等5个产品的国家标准制定;新成立了华丽、鑫慧、鑫源、得宝等6家公司,新增年产值20多亿元,利税近3 亿元;形成了染料及染料中间体为主、生物医药、化机制造、无机颜料、物业开发等产业为辅的综合性集团公司。2007年,楚源实现销售35亿元,完成利税4.5亿元,出口创汇1.2亿美元,步入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成为中国化工产品产口生产基地,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石油和化工百强企业,湖北省百强企业,荆州工业首强企业。

  2008年初,杨志成以其卓越的能力和贡献,无可争议地当选为“2007荆州十大经济人物”。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

  “源于楚,成于楚。他以楚人浪漫主义的情怀,将生活渲染得多姿多彩。从村办企业到全球行业老大,从三十万到荆州工业首席,他的名字应证了一句古训:有志者,事竟成。”

  开拓市场争翘楚

  杨志成和他的楚源集团,有一种勇闯天下、搏击大海的胆略和豪气。乡镇企业的卑微出身和深居内陆的封闭环境,并没有锁住他们的勃勃雄心和开阔思维。创业之初,他们就把目标瞄准国际市场,并以此为导向,开发出了第一个出口产品对氨基苯甲醚。此后,楚源把“走出去”作为企业的基本战略,确立了“国内没有的,世界少有的”、“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开发什么”的产品开发方针,开发“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商品附加值,高出口创汇”的四高产品,以国际化的视野规划指导企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成功之路。

  或许有人会问,一个乡镇企业,能够做到这一切,靠的是什么?楚源人的回答掷地有声:“靠对市场机遇的前瞻捕捉,靠一流的产品技术和品质,靠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靠不畏艰难困苦的顽强拚搏和精神感召”。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经过近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纺织工业获得了蓬勃发展,在全球市场开始展露锋芒。楚源敏锐地意识到: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丰富的资源和后发优势,中国的纺织工业将会继续迅猛发展,崛起为中国的优势产业,与之配套的染化产业也会水涨船高,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期。楚源果断抓住这一机遇,将企业的发展主方向定位于染料中间体与染料,立志成为全球染料中间体和染料的优秀企业和领军企业,短短几年,染料的重要中间体H酸、对位酯、二萘酚、K酸等相断问世。

  为打开国际市场,楚源经历了众多鲜为人知的艰辛。第一个创汇产品对氨基苯乙醚出厂时,虽品质不错,但“养在深闺无人识”。不久,北京举行国际化工展,杨志成和几名助手带上样品,星夜坐上武汉到北京的火车,一路站到北京。好不容易赶到展会会场,他们却被拒之门外。理由很简单:没钱买展位。这难不到楚源人,杨志成找人做了一块宣传牌,立在会场外吆喝起来,结果吸引了不少好奇的目光。几个参加展会的外商扒开楚源的样品袋一看:好家伙,纯度、色泽都属上乘。当他们听说了杨志成们参加展会的波折后,大为感动,当场就下了订单,使楚源的对氨基苯乙醚一举成名。开始做外贸时,因为没有自营进出口权,楚源四处找关系,说好话,请人做代理。1996年,公司一批产品出口美国,一路漂洋过海。到达美国中部城市圣路易斯时,因为几经辗转、长途颠簸,包装桶出现渗露,外方提出了部分索赔要求。楚源二话不说,全部认赔,损失了100多万元。2007年底,中国南方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公司发往南亚的两批货延误了时间。对方是楚源多年的合作伙伴,表示可以谅解。可楚源却严格遵守协议,按合同赔付了违约金。这一赔,也赔出了信誉,赔出了形象。一些国外客商得知后,对楚源十分钦佩,争相与楚源做生意。

  就这样,楚源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前行,终于叩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如今,楚源年产染料中间体和活性染料20多万吨,产品涵盖了生产染料80%的中间体,成为全球品类最全、规模最大的染料中间体生产基地;产品品质位居行业前列,80%为高科技产品;“楚源牌”活性染料获中国名牌产品,H酸质量标准被确定为国际质量标准;与全球150多个厂商建立了良好的贸易关系,产品出口欧美、东亚、东南亚、南亚20年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实现进出口贸易1.5亿美元,其中出口创汇1.2亿美元;年产H酸4万吨,对位酯4万吨,均居全球第一;年产活性染料5万吨,居全球前三,拥有强大的自我配套能力和规模优势,成为可以引导主导市场、在行业内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翘楚。

  产业报国树宏愿

  改变自身和群体的命运,是以杨志成为首的楚源创业者们创业初期的朴素理想。随着企业一步步发展、事业一步步壮大,他们又确定了更高的目标,那就是办厂一地,致富一方,产业报国,振兴民族工业。向着这个目标,他们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向着这个目标,他们闻鸡起舞,奋起直追。历经三十年艰苦奋斗,走过三十载春华秋实,他们的愿景逐渐变为了现实。

  “十五”时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阶段,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县域经济全部实现民营化。石首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财政困难,国企改革举步维艰。在此情况下,楚源敢于试水、勇于争先。他们在自身发展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先后收购了石首农药厂、石首橡胶厂、南岳化工厂、荆州化工厂、中实化工、石首油厂、明珠实业等8家特困破产企业,不但减轻了政府的压力,而且还盘活了存量,为石首工业储备了后发力量。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楚源的年销售从当初的30万元增长到30多亿元,占地面积1800亩,总资产28亿元。年创利税2亿多元,连续10多年是石首最大的纳税大户,最高峰缴税1.9亿元,占石首财政收入的40%。

  楚源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始终不忘回馈社会。他们在用工上,总是优先考虑周边农民和困难群众。在4000余员工中,有80%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职工。再加上在楚源以及企业周边从事建筑、运输、餐饮、零售、打零工的人员,楚源直接安置和间接带动了上万人就业。为带动地方发展,楚源与周边的张城垸、孙家拐居委会签订了共建和谐社会的十条意见,每年拿出100多万元,为两村3000多名居民购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并且改善农水设施,兴办集体企业。汶川大地震,楚源在湖北赈灾晚会上现场捐资100万元;石首的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以及社会福利院,都会定期收到楚源的资助。

  为了实现产业报国的宏愿,楚源时刻在关注着市场变化,时刻在寻找着市场机遇。他们发现,在金融危机强劲冲击下,全球染化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欧美逐步退出传统的纺织染化行业,以中国和印度为首的新兴经济体慢慢占据主体地位。2010年,全球最大的染料中间体及染料生产贸易巨头德司达宣布破产;2011年,另一染料生产贸易巨头亨斯迈被收购。这种趋势表明,行业间的兼并重组愈演愈烈,“大鱼吃小鱼”已然成为现实。未来的染料中间体及染料市场,必将由少数有规模、有实力、有强大竞争优势的大企业所主导。为此,楚源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大力引进和开发先进技术,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工艺,改造传统产品,着力开发环保节能型新品种,以适应人们对绿色纺织品的健康安全性要求,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海阔天空我腾跃,楚天寥廓聚财源。如今的楚源,已经具备了主导全球染料中间体及染料市场的规模和实力,正在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变革之中踏浪前行、扬帆远航。我们坚信,楚源“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染料中间体及染料化工企业,引领行业发展、实现百亿销售、打造百年楚源”的“楚源梦”,一定能够实现!

楚天寥廓聚财源
楚源集团中长期发展目标
楚源集团企业文化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