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汉语学习者反映,在新汉语水平考试(HSK)中语法偏难,这并不奇怪。我们知道,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包括听、说、读、写几个方面,只掌握听、说,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盲”,同时学习了读、写,才能算是全面掌握这门语言。当然,相对于听、说,读、写比较难。其实,不仅仅是外国的汉语学习者有如此感觉,中国人学习英语,在托福和GRE等标准化考试中,感觉困难的也往往是阅读和写作部分,而这都和语法关系密切。
一门语言的语法,与语言的性质相关,比如语序和语言的用词习惯均与语言背后的文化相关。所以,外国的汉语学习者要想跨越语法这道门槛,首先就要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比较汉语与母语的差异,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利用听、说,积累语感,进而促进读、写,这是个不错的方法。看中国电影,和中国人交谈,从短到长、从简到难地阅读中文报纸等等,都是积累语感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好方法。须知,掌握语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不得!
跨越汉语语法这道槛儿,也给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挑战。觉得语法偏难者,大多集中在汉语水平考试较高级别的考生中。那么,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多提供水平相当的阅读材料,从不同语言比较的角度讲解汉语语法,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并记住。布置不同形式的阅读和写作作业,使学习者反复练习,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汉语水平考试(HSK)是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至今累计已有逾50万外国人参加,其所具有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毋庸置疑。听、说解决的是“怎么说”的问题,语法解决的是“为什么这么说”的问题。要想学好汉语,就要“知其所以然”,听、说、读、写不可偏废。希望通过汉语学习者自身的摸索和努力,通过汉语老师的辅导和帮助,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考生跨越汉语语法这道槛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