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2年12月17日 星期一

全球孔子学院掌门人聚“娘家”

孔院谋发展 将融入大学和社区

本报记者 刘 菲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12月17日   第 03 版)

  津巴布韦大学孔子学院学员在春节联欢会上载歌载舞。

  第七届孔子学院大会12月16日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这是全球孔子学院的盛会,中外合作者齐聚一堂,探讨未来发展。

  融入大学和社区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促进孔子学院融入大学和社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为孔子学院的融入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美国肯塔基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仅两年,就在州内伍德福德郡的6所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和汉语项目,并与教育管理部门携手,为中小学汉语教师和汉语课程的设计提供咨询服务。目前,汉语作为第二外语和选修课正式进入了当地学历教育体系。据了解,已有40多个国家将汉语作为外语纳入其国民教育体系。

  目前,绝大多数孔子学院都设立在外国的大学中,其中方合作者是中国的一所大学,有中、外方院长各一人。在中外合作建立孔子学院的大学中,有的是双方在其他领域早有合作,这被形象地比喻为“先恋爱,后结婚”;还有的是由汉办或所在国其他部门推荐,牵线搭桥,这就是“先结婚,后恋爱”了。但不管是何种情况走到一起,在开办孔子学院的过程中,根据协议,中外双方都有着明确的责任和分工。

  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说:“孔子学院一直都在寻求一条安全、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孔子学院很年轻,在全球400所孔子学院中,成立5年以上的只有百所。只有为所在大学与社区提供更好的服务,孔子学院才能获得更多的了解与重视。”

  多样化的融入措施

  本届大会提出的几个新的“融入”措施引起了海内外人士及中外相关高等院校的密切关注:孔子新汉学计划、核心教师计划、建立专职教师队伍、设立孔子学院专职教席等。

  孔子新汉学计划资助世界各国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优秀青年教授学者,帮助他们深入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为孔子学院的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孔子学院一直采用轮换制的任教方式,实践证明,频繁轮换对外汉语教师有诸多弊端,建立专职教师队伍迫在眉睫。可喜的是,随着前几天刚刚发布的《国家汉语教师标准》(2012),这一长期困扰孔子学院发展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据悉,通过统一选拔、统一培训,统一派出,统一管理,今年已有首批300人通过了专职教师选拔。

  第一所孔子学院自2004年底诞生至今,为加快汉语走向世界,增强国家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前几年数量的快速增加,到今天探讨长久发展之策,孔子学院正逐步走向成熟。

胡锦涛主席向奥巴马总统致慰问电
民进十一大在京举行
矢志不渝追求祖国和平统一
3D立体画 人在画中游
民建十大在京开幕
嫦娥二号近探“图塔蒂斯”
孔院谋发展 将融入大学和社区
京九铁路完成电气化改造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赴日证言
港府提请终院寻求人大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