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指标验证企稳回升
作为宏观经济重要先行指标,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PMI指数继续回升至50.6%,分项指数也以回升为主,表明经济已经基本企稳。汇丰银行12月3日发布的11月份PMI指数为50.5%,13个月以来首次高于50%的荣枯线。两份PMI报告传递信号一致,经济回暖再得证实。
从核心指标来看,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0.1%,连续三个月回升。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加速,前10月同比增速为20.7%。拉动内需的另一引擎消费亦小步提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11月份同比增长14.9%,同比增速创8个月以来新高。
从国内外都关注的用电量来看,截至11月28日,全国月累计发电量同比增长7.41%,这是今年以来的最高增速。种种趋势表明,中国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已经进一步巩固,经济回暖的动能有所增强。
转方式取得重要进展
我国在经济结构调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今年前9个月,内需对GDP的拉动作用是105.5%,外需是-5.5%,经济发展建立在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上。而在内需105.5%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份额中,消费占了55%,投资占50.5%,说明消费拉动发挥的作用已经超过了投资。在促进民间投资上,今年出台了42项实施细则,前11月民间投资占投资总规模的比重已经达到了61.8%,说明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区域结构的协调性在增强,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有所缩小。
再细分来看,结构调整还表现在服务业比重也有所提升。今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43.8%,比上半年提升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2个百分点。表现在工业内部结构开始分化,传统产业增长速度回落幅度在加大,但新兴产业增长速度在加快。
物价走势平稳宏调有空间
在稳增长调结构的同时,老百姓最关心的经济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在10月份涨幅继续走低,1.7%的同比涨幅创下了33个月新低。11月CPI同比涨幅回升至2%,主要与冬季蔬菜上涨和年底物价回升因素相关。但是,总体物价走势平稳,避免了物价较快上涨加重百姓生活负担的局面出现。同时,也为宏观政策预备了更大的调控空间。
今年以来,我国就业形势继续保持稳定。前10月城镇新增就业1123万人,创2004年以来同期最高,已超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城乡居民收入也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且农村居民收入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以后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物价以后实际增长12.3%,都高于GDP增速。
发展长期向好趋势未变
中国经济未来的动力在自主创新,未来的空间在城镇化。我国城镇化率刚超过50%,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从现代化发展规律看,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的快速增加,也会给城市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每一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对应的都是上千万人口以及数以万亿元计的投资和消费。展望未来,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
我国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吸纳就业能力不强。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都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不少发展中国家水平。未来,服务业将成为扩大就业的最大容纳器。
(本报北京12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