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市,广东省中山市按照汪洋书记的指示,正在探索一条与珠三角东岸不一样的发展道路。产业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模式的创新,最终回归到人才的竞争,人才素质的提升始终是一个关乎企业、产业乃至城市发展的重大命题。
中山市委书记薛晓峰曾指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如今,中山的百年大计正定在“树人”上。在加快转型升级、探路幸福广东的路上,中山开始大力谋求全新的人才战略。
“十二五”期间,中山明确了要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新能源、半导体照明、新型电子信息、健康医药等新兴产业,现代产业体系雏形初现。这为中山人才战略提供了良好契机,在大力引才的同时,中山也将借助产业优势培育人才,为人才提供宽广的事业平台。
建创新创业和服务管理平台,打造引才“磁场”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区域竞争中,人才已经成为城市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当前,中山将“人才强市”战略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在大力引进人才的旗帜下,中山将培育人才也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中山清醒地看到,人才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人才总量偏少;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偏少且竞争力不强,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匮乏;高级技能型人才还比较短缺;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严重不足等。中山近年来连续推出的人才政策,无疑正力求弥补这方面的不足。2010年9月,中山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培养引进紧缺适用人才的意见》,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完善吸引培养紧缺适用人才服务。与此同时,《意见》中也针对“培养”做出相关规定,提出“坚持培养引进并重原则,实行两手抓,一手抓现有人才的培养,一手抓对外招才引智工作”。
近年来,中山为引进市外、海外人才大开方便之门。但对于中山来说,引进人才固然重要,但放眼长远,与引进人才同等重要的是自己培养人才。从人才流动和使用规律看,抓好现有人才的培养,不断提升其层次,对外来高层次人才本身就具有一种吸引力,有助于形成人才集聚的“洼地效应”。
在培养人才上,中山大力推进两类平台建设,即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和人才服务管理平台,并加快推进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科研基地)、留学生创业园、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载体建设,借此打造吸引人才的“磁场”和培养人才的“摇篮”。
中山在《中山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提出了未来10年的人才发展总体目标:把人才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按照建设幸福和美中山的战略要求,通过5—10年的努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一流、善于创新的人才队伍,把中山建设成为珠江三角洲西岸的产业高地、人才福地。
六大工程“育才”,
培养行业“领军人”
当前中山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人才尤其是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将进入前所未有的膨胀期。在这种背景下,中山加快了人才培养的步伐:以实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博士后培养工程、优秀企业家培育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优秀文化人才扶持工程为重点,盘活现有的人才资源。
为进一步加大市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选拔培养力度,中山提出有计划地在全市重点产业、行业和部门中,选拔30名左右优秀中青年高层次人才纳入培养工程,每3年为一个选拔培养周期,着力培养一批代表国内先进水平并有一定声望的领军人才。对纳入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的人才,将由市财政按每人每年5万元的标准给予资助,用于组织其开展学术交流、培训研修、体检疗养等活动。在该政策的指引下,培养起一批各行业的“领军人物”,解决中山行业缺少“领军人”的状况。
在博士后培养工程中,中山提出,力争到2020年建立20个博士后工作站和科研基地。市财政将为每个新设立的博士后工作站、科研基地分别提供20万元、10万元专项资助,为在站(基地)工作博士后每人每年提供5万元研发费和1.2万元工资外生活补贴。
在城市转型升级中,中山需要一批优秀企业,也需要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在优秀企业家培育工程中,中山将每年选派一批龙头骨干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到国内外参加高端培训。开展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倡导和鼓励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在职学习,加大MBA、EMBA等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重点培养出一批具有现代管理理念、战略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掌握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的优秀企业家。
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优秀文化人才等方面,中山也不惜投入巨资加快培养力度。一个博士后或许能带来某项科研成果,一个优秀企业家或许能创造一个龙头企业,一个高技能人才或许能带来某项技术的革新……可以预见,这些本土成长起来的人才,无疑将对中山当地的产业发展格局有更深刻的认识,更能针对中山的城市及产业特点出点子、出技术,从而有望从根本上扭转中山产业层次低的局面,为中山转型升级实现真正助力。
以人才促产业
以产业聚人才
当然,人才的培养需要土壤。如果没有现代化产业体系,稀缺人才的引进、培养很容易流为空谈。中山提出,要走出一条以人才促产业、以产业聚人才,人才与产业同步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子。
在中山,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的同时,新兴产业的兴起也将成为中山吸纳人才、集聚人才、培育人才的重要载体。去年以来,新能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健康医药等支柱产业发展迅速,中海油、中国船舶、中国中铁等一批企业实现投资或增资,使中山经济在更高层次上实现飞跃。针对“十二五”期间的产业转型升级,中山提出“三个一百”战略:推进一百家外商投资企业及来料加工企业就地转型升级、支持一百家内资企业做强做大、引进一百家优质企业或项目。
通过“总部经济、产业引进、园区创业”三种人才模式的发展,中山形成了引智育才的良好格局。中山提出,推进人才、基地、项目一体化建设,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大力培养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近年来,央企、世界500强、民企500强等国内外大企业纷纷落地中山。在对中山人才总量、人才结构、人才层次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这些高端平台也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以广东明阳风电集团为例,为打造一个上千亿产值的“风电装备基地”,一个创新研发团队在数年间逐渐成熟,成为行业中的顶尖人才。
根据《中山市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中山市将根据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大力推动各类人才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聚,不断推动“三个一百”产业战略向纵深发展。
结合中山市建设沿海产业带先进制造业基地、珠江口西岸重要服务业基地的需要,在不远的将来,在新能源、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一批高层次人才无疑将在中山成长、成熟。
“服务桥梁”
做“人才保姆”
当今社会,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高素质人才被视为企业、城市乃至国家发展中最基础、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对于中山来说,确立经济社会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是中山城市及产业转型升级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在此背景下,中山以“服务”为桥梁,竭力当好各类人才的“保姆”和“后勤部”,在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同时,还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从服务上留住人才。中山市委书记薛晓峰提出,要切实了解人才的需要和期盼,特别是对于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要让他们进得“顺心”、干得“舒心”、留得“安心”。
近年来,中山连续出台了包括人才落户“一站式”服务在内的多项服务政策,内容涉及落户、签证、购房、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多个方面,并提供人才创新、创业项目申报、融资配套、科技中介以及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资格国际互认等贴身服务。
“一站式”入户:
人才不再“跑断腿”
如今,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中山在“人才强市”的口号下,如何切切实实地让人才感受到地方政府“招贤纳士”的诚意与努力,是中山在引进人才中亟需解决的命题。有鉴于此,中山出台了诸多服务政策,其中惠及面最广的无疑就是人才入户“一站式”服务。
去年10月底,中山市发布《关于完善我市人才入户办理工作机制的通知》,提出简化人才入户办理流程,通过实行“一站式”服务、限期快速审核、人才入户优先办理、人才入户灵活管理四项机制,申请人自行到多部门办理审核转变为“一站式”受理和审核。同时,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服务窗口即受理即流转,审核完毕即办理告知。
在此之前,符合入户条件的申请人获准入户受理后,需自己在公安、计生、总工会、村镇、社区等部门辗转办理相关手续,这一过程费时费力,有人形象地形容为:“跑部门跑断腿”。
而目前,根据人才政策,人才入户申请人只需一次性提交申请材料到人社局一站式服务窗口。由窗口通过内部流转的方式,会同市公安局、市计生局以及各镇区组织人事办公室,进行各类审核。除去档案商调时间,25个工作日之内完成调动手续,发出调动(入户)通知。申请人凭通知到公安部门直接办理落户手续。
在这样的服务机制下,人才无须奔波,申请入户的人也成倍增加。有统计数据显示,“一站式”服务实施后,去年11月和12月人才入户申请量近200人,其中11月与未执行“一站式”服务的10月相比增长304.3%,12月尽管是人才入户淡季,也比10月增长了283.3%。
“保姆式”服务:
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人才入户“一站式”服务只是近年来中山以服务留才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中山市扶持人才发展的优惠政策已达14项,涵盖入户、子女就学、引进专家及团队、创立重点实验室、开设院士工作站等方方面面。薛晓峰指出,目前中山各项人才政策已基本到位,含金量非常高。各级各部门接下来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狠抓落实,保证“黄金政策”发挥“黄金效益”。
“是猴子就给一棵大树,是老虎就给一座高山,是蛟龙就给一片江海。”薛晓峰曾对中山人才政策做出一番生动解读。而在强化正确用人导向、营造爱才重才氛围的道路上,中山上至市委、市政府,下至各办事部门,均高度重视。
如果说人才争夺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么如何留住人才便关系到是否能够保住战果。吸引人才是第一步,而能否为高端人才解决后顾之忧,才是让人才得以安心工作、创业的关键。中山市提出实施高层次人才服务创新政策,提高对高层次人才的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功能。
一直以来,除了工作待遇、发展前景等吸引力,配偶就业、子女、住房等问题都是影响其进入某个城市的因素之一。中山目前正加快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加强人才公寓等保障性住房建设,优先解决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住房问题。同时,进一步健全人才户籍、配偶安置、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努力提高人才的生活品质。
在高端人才环境方面,中山奕安泰医药有限公司的营运总监克里斯蒂安·山多夫教授曾建言,引进人才到中山之后,还应积极为他们构建交流环境,比如组织朋友圈、俱乐部等。同时关心这些高端人才的家庭、生活环境建设,真正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中山市政府明确表示,支持建立像博士联谊会、海外留学回国人员联谊会等中山市高层次人才俱乐部,搭建起政府、企业和高层次人才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以才引才”工作。
中山不断更新、细化相关的措施,无疑让人才感觉到“越来越贴心”。有专家认为,中山的产业吸引力一时赶不上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因此在人才竞争中,更应该不断创新服务机制,以更细致、更贴心、更周到的服务留住人才,并有望形成人才的“洼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