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2年12月06日 星期四

埃及乱局冲击西式民主

杨子岩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12月06日   第 06 版)

  埃及街头的动乱还在继续。穆尔西的新宪法草案让埃及陷入了“宪政危机”。最高宪法法院和最高司法委员会的态度让事情进入僵局。虽然3日最高司法委员这块巨石松动了一下,但这并不意味着总统与司法系统的矛盾会烟消云散。

  世俗和宗教两股势力的对抗能否调和?

  穆尔西通过宪法声明所保护的制宪委员会,绝大多数成员来自伊斯兰宗教势力。与之针锋相对的,主要的是世俗派以及自由派政党,他们的宗旨是按照世俗化标准制定宪法和改造社会。

  从穆巴拉克时代走出来的埃及民众不想有伊斯兰背景的穆尔西重新回到穆巴拉克时代,但旧时代的政治权贵却不愿意将权力拱手相让。

  埃及革命后的政局就已经为今日的动乱埋下了伏笔。当时的革命充其量只能称之为改良。前总理沙菲克和穆尔西的竞选对决本身就充满戏谑。那样的格局本身就已经暗示,对决双方都默认现行政治经济秩序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不想对现行结构进行根本性变革。

  埃及的民主革命就是一场旧式官僚掀翻了几片瓦的过场戏。西式民主来到埃及,却因为没有合适的土壤而发育不良。

  在西方政客的眼中,西式民主是普世的,将普世的价值观推而广之是他们的职责。在任何非西方传统生活的国家和区域,他们都希望引进一场“民主与专制”的对决。这种情怀暗含的潜台词,就是只要从“集权”走向“民主”,民众就会幸福。

  这种普世的价值观在埃及的乱局中被颠覆了。当然,这不是第一次,在突尼斯、利比亚、伊拉克、巴基斯坦等一系列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推行这种价值观的努力都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

  少谈些普世,多谈些问题。一个国家制度的形成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历史轨迹,也有着无法言说的合理性。西式民主,脱胎于基督教原则,未必就能解决其他国家的问题。

  多个党派街头纷争、举旗抗议,只会加剧这个社会的分裂,于本已脆弱的埃及经济无益,于民众生活的幸福无益。争得头破血流的党派,虽然可能会死死抓住某些利益,但面对失去信心的民众,谁敢说自己赢得了人心?

  利益可以得而复失,人心失了,还能再得吗?

叙利亚化学武器或成导火索
埃及乱局冲击西式民主
瑞士同意通报美公民账户信息
“谍”云密布 “暗战”正欢
欧盟未一致达成统一监管机制
日韩竞选季开始
责编:张 红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