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2年12月04日 星期二

中东噩梦何时醒?

张 红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12月04日   第 06 版)

  从巴以到埃及,再到“中东基石”叙利亚……最近,中东地区愈发让人担忧了。

  经过去年“入联”的失败之后,今年巴勒斯坦退而求其次地获得了联合国“观察员国”地位。就在人们期待巴以僵局有所突破的时候,以色列的宣告让世界意识到巴以和谈的大门似乎再次关闭了。

  当地时间11月30日,以色列内阁宣布,批准在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犹太人定居点新建3000套住房。这是以色列对此次联大表决的第一个反应,结果遭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多方批判。

  然而,批判再激烈也改变不了这样的事实:即便是温和的巴勒斯坦人也渴望建立一个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包括西岸和加沙地带在内的国家,然而犹太人定居点早已将这个地方分割得七零八落,再建3000套意味着真正建立一个实体巴勒斯坦国的希望更加渺茫。而这无疑意味着巴以距离和平更远了。

  在巴以周围,也是一片阴霾。

  埃及开罗解放广场上静坐示威抗议总统穆尔西“扩权”的人群还没有散去,埃及大学又出现了大批支持穆尔西的人群。自从穆尔西“扩权”以来,埃及一直未能平静下来。穆尔西12月1日宣布,将于12月15日就新宪法草案举行全民公投,并承诺只要通过了新宪法,他立刻就会放弃先前的“扩权”。然而,反对者并不买账。穆尔西的支持者认为他做了必须做的事情以保卫革命的果实,反对者则担心他会成为宗教版的穆巴拉克。埃及内部宗教与世俗、自由与保守等各方势力的分裂似乎毫无弥合的趋势。

  再看叙利亚。12月1日,“叙利亚全国反对派与革命力量联盟”在开罗举行首次会议,明确将组建临时政府。然而,这个匆忙组建的、得到西方认可的“联盟”内部矛盾依然难以调和,而且在战场上也陷入被动局面。叙利亚将会怎样?没有人可以给出确切答案。《纽约时报》专栏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文章中指出,如果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那么推翻阿萨德将无法带给叙利亚秩序,而一个失序的叙利亚将会让整个中东陷入混乱。

  距离突尼斯小伙自焚已经过去了快两年的时间。中东,却依然令人感觉到刺骨的寒冷。

60年的和平会被“卫星”打破吗
中东噩梦何时醒?
多哈气候大会日程过半进展缓慢
图片报道
选前“混乱”,选后也难安定
图片报道
责编:杨 宁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