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综合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以美食为媒,浙江义乌成为国内外游客热衷的旅行目的地

“世界超市”长出国际餐厅(跟着味蕾去旅游)

本报记者 吴 凯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18日   第 12 版)

  图①:义乌国际商贸城,装扮成“换糖人”的演员与小游客合影。
  吴峰宇摄(人民视觉)
  图②:在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进口商品展西班牙馆,外籍厨师演示飞饼制作技艺。
  吕 斌摄(人民视觉)
  图③:义乌一家阿拉伯餐厅内,外籍厨师正在制作阿拉伯馅饼。
  吴峰宇摄(人民视觉)
  图④:义乌一家地中海风味餐厅内,外籍厨师展示招牌牛排。
  吕 斌摄(人民视觉)
  图⑤:义乌一家土耳其甜品店内,店员展示特色甜品巴克拉瓦。
  陈秋池摄(人民视觉)

  浙江义乌,一座以商贸闻名、“建在市场上”的城市。这座城市,既不临海也不临边,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成长为世界贸易的重要节点。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义乌与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

  如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1万多名客商常驻义乌,这也催生出40余家特色鲜明、由外国人经营的国际餐厅。以美食为媒,义乌成为国内外游客热衷的旅行目的地,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来到这里,品尝外国美食,体验异域文化,在这座“小商品闯出了大市场、做成了大产业”的“世界超市”感受着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与脉动。

  ——编  者

  

  说起义乌国际餐厅的发展,穆罕奈德感触颇多,这位约旦商人2002年就开办了义乌的第一家国际餐厅。如今,外国友人经营的餐厅从1家发展到40多家,从异国风情街到集商贸、购物、美食、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生活化街区,国际餐饮体验已经成为义乌一项有潜力的产业。

  “一带一路”催生国际餐厅

  中国人把生意做向世界,外国人也把生意做到中国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02年,穆罕奈德来到义乌。面对新建成的国际商贸城和云集的外国客商,他看准商机,在义乌经营起第一家以服务约旦客商为主的国际餐厅——MAEEDA餐厅。

  如今,穆罕奈德又在国际商贸城附近开设了一家新的餐厅——“贝迪餐厅”,餐厅提供400多道菜品,店里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装饰墙引人注目。“‘贝迪’在阿拉伯语里的意思是‘我家’,希望不同国家的客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穆罕奈德说。

  在义乌,中国人把生意做向世界,外国人也把生意做到中国。

  伊拉克商人卡米来在义乌经商19年,见证了义乌国际餐厅的变化,他已经在义乌创办了自己的酸奶品牌。“现在,义乌的很多国际餐厅,经营者是外国人,厨师也是外国人。”“尤其是2013年后,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来到义乌开办餐厅,不同的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助推形成了‘不出国门、畅享世界’的义乌风景。”义乌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张望说。

  国际餐厅成为城市名片

  打造“品世界美食、买世界商品、交世界朋友”新品牌

  义乌的国际美食,不仅吸引了外国客商,也吸引着外国学子。

  布拉格斯洛文来自刚果(布),他不远万里来到义乌附近的东阳,学习木雕技艺,是义乌非洲风味餐厅——丝娜餐厅的常客。周末闲暇,他喜欢和朋友来到这里品尝家乡美味。“食物的味道就是家乡的味道,每次品尝到家乡美食,都像回到了家,很放松。”

  义乌非洲商会会长丁恩说,这种包容和多元正是义乌的魅力所在,目前有5000多名非洲人常驻义乌。

  国际餐厅吸引的不仅有国际友人,还有本地食客。

  下午3点,苏坦土耳其餐厅前仍在排队,来自绍兴的阿峰也在排号队伍中。“我和家人开车两小时来到义乌,拉着行李箱就来了。”阿峰说,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义乌种类繁多的国外美食后,也想来体验一番。接下来,他和家人还准备再去附近阿拉伯风味的阿里亚娜餐厅、南亚风味的米特餐厅体验消费。

  “早些年店里的外国客人占八成,现在客人中有很多中国游客。”穆罕奈德说,贝迪餐厅高峰时夜里12点还有本地客人排队。

  义乌也敏锐捕捉到了这一新的文旅趋势,正将国际美食文化融入城市肌理,解锁更多的城市“打开方式”。

  浟湙亭前,听悠扬古筝,享潋滟湖粼粼波光;游步道上,品国际美食,赏幸福广场精彩演出……近日,在义乌市举行的第二届丝路文化嘉年华吸引了众多市民和国际友人参与。“能在家门口一次性品尝这么多国家的美食,仿佛经历了一场环球旅行。”市民小楼感慨。

  以美食为媒介,义乌还推出了更多“美食+”项目。国庆假期,义乌推出义乌天地、悦桂坊、南山里、金融商务区在内的“购物+美食”特色体验街区,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服务,吸引游客233万余人次。

  “义乌有着便捷的交通条件,高速出口多、机场建设早、轻轨通达,这些都是发展文旅的有利条件。”张望说,接下来,义乌将继续打造“品世界美食、买世界商品、交世界朋友”新品牌,以“义乌好好逛”系列IP为抓手,变文旅“流量”为城市“留量”。

  中欧班列助燃美食火花

  既有外国地道美食,也有叙利亚风味月饼等义乌限定款美食

  在稠城街道阳光小区里,来自叙利亚的欧麦尔开了一家甜品店——“祖父家”。店里的“特色卷”受到顾客青睐。这是一款以可丽饼为饼皮的卷饼,卷饼内馅填满了香蕉、芒果等水果,卷饼表面覆盖带有拉花技术的巧克力酱。“‘特色卷’制作工艺富有叙利亚特色,为了满足中国人的口味,我们对它作了减糖处理。”欧麦尔说,2009年他到中国从事外贸生意,发现中国朋友很喜欢他带来的中东甜点,调研后他在义乌开了这家中东甜品店。近年来,为庆祝中国的中秋节,店里还开发出了具有叙利亚风味的月饼等美食。

  经贸的往来带来了美食的交流、文化的交融。在义乌,不仅可以找到土耳其风味的烤黄花鱼、高加索风味的板栗羊肉饭,还可以发现义乌限定款的红糖咖啡等美食。“这些年,义乌的国际餐厅越来越多,越来越有‘国际味儿’;中外文化的交融,也让这些国际餐厅越来越有‘中国味儿’。”中国商业联合会商品交易市场专业委员会主任骆汉平说。

  夜幕降临,三挺路夜市边,51岁的叙利亚籍厨师马海热情地招呼人们进店品尝特色美食沙威玛。“用家乡的原料做出地道的家乡味道。”马海说,食材都是就近从义乌的进出口商品市场采购的,不仅方便,而且实惠。

  原汁原味的美食背后,是义乌与世界愈发紧密的贸易联系。走进义乌市李祖村的进口商品馆,德国啤酒、法国红酒、比利时巧克力等众多进口商品映入眼帘,这些商品大多是通过“义新欧”中欧班列运到中国的。

  “通过‘义新欧’中欧班列,我们把西班牙红酒等商品带到义乌。”2014年,西班牙进出口贸易商人赫苏斯·加西亚来到义乌,见证了“义新欧”中欧班列10年来的发展与变化。

  从最初的一两个货柜,到如今进出口六七十个货柜,赫苏斯·加西亚将更多西班牙美食带到中国的同时,也计划着将金华火腿等中国美食送上欧洲人的餐桌。与此同时,义乌的中国小商品和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也通过中欧班列源源不断送往欧洲市场。从丝路上的悠悠驼铃,到铁轨上的汽笛轰鸣,依靠“义新欧”中欧班列等互联互通的桥梁,中国与世界的美食故事、文化故事、商贸故事正在义乌续写着新的篇章。

  (吴峰宇参与采写)  

  

  延伸阅读

  来义乌旅游,还有哪些新方式?

  “进货式旅游”

  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面积已超过了640多万平方米,经营摊位数达7.5万个。如果在该市场每个摊位前停留3分钟,按每天8小时算,逛完这些摊位至少需要一年多的时间。除了在义乌国际商贸城购物,游客还可以在三挺路夜市等购买小商品。

  “古镇体验之旅”

  义乌市佛堂镇位于义乌市南部,明清时期,凭借义乌江的航运便利,形成了独特的商埠文化。处于佛堂镇核心位置的佛堂老街长510米,已有300多年历史。飞檐翘角、雕花门窗的明清建筑属全木穿斗式结构,清雅古朴,宁静优雅。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