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走进胡杨林

段蓉萍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16日   第 08 版)

  10月最好的日子,我们走进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吾县胡杨林。

  伊吾县胡杨林生长在戈壁深处。我们走了七八公里路,两边还是大大小小的沙砾滩。没耐心的人,还没看到梦幻般的胡杨,就开始打退堂鼓了。

  地平线终于出现了一抹色彩。再近一点,看得更清晰了,是一抹黄色,深深浅浅的黄。

  很难想象,在沙砾遍布的地方,仿佛有魔术师轻轻抖动手中的魔术棒,那么一点,瞬间变出大片的胡杨林。据说,6000万年前胡杨就屹立在伊吾大地上了,享有“第三纪活化石”的美誉。胡杨林分为九千年区、六千年区、三千年区和一千年区,我恍如闯入时光隧道,一睹胡杨的成长变迁。

  先进入的是九千年胡杨林区。这里的胡杨较塔里木河流域的更为粗壮硕大。它们根基肥厚,主干几个人都环抱不住,脱落的树枝树皮也姿态各异。

  不仅树干呈现出沧桑之美,胡杨变黄的叶子更令我痴迷。在同一棵胡杨树上,常长着三种不同形状的叶子,即“同树异叶”。嫩枝上的树叶,如柳叶状;在略微粗壮的树枝上,叶片是椭圆形;成年的树枝上,叶子酷似银杏叶。

  我痴迷这样的颜色。恍惚间,每一棵胡杨都像是从千万年前走来的信使,金黄的胡杨叶是信笺,上面写满时光的文字。我手捧黄灿灿的叶片,正想牢牢地攥在手心,一缕风吹来,黄叶飘向了湛蓝的天空……

  此地一树一景,一步一景。不同造型的胡杨,被想象力丰富的人们赋予不同的名字。空心胡杨,像木舟,我看也像望远镜。还有一株胡杨,一半是皴裂的树干,另一半则是光滑的树干。“老人”与“少年”,同生一棵,若不是亲眼所见,简直难以想象。胡杨就是这么神奇。

  我下了木栈道,走在松软的沙土地上,细密的沙粒迫不及待钻进我的鞋子里。我不打算清理,想与它们和平相处。我继续拥抱胡杨的主干,抚摸胡杨的黄叶,拄着胡杨的树枝,不知疲倦地向高处挺进。

  人们常说,胡杨三千年屹立不倒。果然,三千年区域的胡杨树干俊朗挺拔,树冠灵秀,叶片精神抖擞,毫无垂老暮气之感。我展臂拥抱树干,仿佛能感受到满满的活力。

  这时,一对老夫妻走过来,遮阳帽、太阳镜、冲锋衣、手杖,装备齐全,腰间斜挎保温杯。他们的银发在午后的暖阳下闪闪发光。我正要休息,忽听妇人喊了一声:“同志,帮我们拍张照片行吗?”

  “好。”我接过手机。两位老人挽着胳膊,不约而同露出笑容,身后是灿烂如锦的胡杨树。

  “您是第一次来吧?”

  “40多年前来过一次,是在5月。这次再来,我觉得自己更年轻了,胡杨长了几千年,我才活了几十年。在胡杨面前,我们都是孩子,年轻着呢!”

  晚霞从胡杨林远处蔓延过来。雄伟的天山,像天空的手臂揽住夕阳,不遗漏一丝霞光,全部倾泻在伊吾胡杨林。

  一眼望千年。伊吾胡杨林,我静静感受着胡杨的神秘和瑰丽,还有老人的笑容。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