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产经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黄金水道”运输效能进一步释放(新视点)

本报记者 韩 鑫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13日   第 18 版)

  上游,重庆果园港,“渝穗通道图定班列”首发,将果园港和广州南沙港紧紧相连;中游,武汉阳逻港,远控吊机升降腾挪、无人集卡往来穿梭,智慧化改造助力作业效率大幅提升;下游,江苏镇江港,进出港船舶最大吃水深度刷新12米历史纪录,运输能力提升巩固物流枢纽优势。

  万里长江,舳舻相接。“今年以来,长江航运持续运输繁忙,‘黄金水道’运输效能进一步释放。”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副局长桓兆平说。

  干线运输稳中有增。1至9月,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9.1亿吨,同比增长2.5%,货运规模稳居世界内河第一。

  客运质效不断提升。重庆、武汉滨江游精品航线试点通过验收,三峡观光游轮“江山如诗”号开启首航……滨江游持续火热、省际游接连“上新”,今年前9个月,49艘长江省际游轮累计完成客运量94万人次。

  运输结构持续优化。万吨级江海直达船首次直航重庆,11.8米吃水船舶首次进出南京港……上半年,长江干线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规模达31.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5.7%。

  长江航运的向好态势,既得益于不断增长的客货运需求,也来自显著增强的运输供给能力。

  一方面,智能升级,提升通航能力。

  远程申报、身份采集、自动核验……打开“长江e+”小程序,船员一键便能完成过闸申请。与此同时,通过船载北斗终端,该船舶的动静态信息实时回传三峡综合监管平台,船员信息、货物情况等信息一目了然。

  依托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一图看三峡”成为可能。如今,通过实施长江干线过坝船舶智能联动控制,通航调度水域已从77公里拓展至573公里,实现了远程过坝船舶的全方位动态精准调度,通航效率进一步提升。今年前三季度,三峡船闸过闸船舶超过2.72万艘次,过闸货运量突破1.1亿吨。

  另一方面,陆水联动,拓展水运空间。

  “呜——”一列满载100多个集装箱的煤矿班列,从新疆天池煤矿铁路线发出,经兰新、兰渝线,运达重庆长明物流码头后完成“集改散”作业,装船发往江苏江阴港。“去年初,‘疆煤入渝’物流新通道正式启动,截至目前累计将70万吨煤炭运抵长江中下游化工、电力等企业,既节约了物流成本,也拓展了航运市场。”长航集团副总经理张雅说。

  “近年来,多式联运深入推进,加快了长江沿线公路、铁路货物在长江港口的中转量。”桓兆平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加强水公铁等运输方式相互衔接,推动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不断提升长江航运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有力支撑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服务保障实施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