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上海浦东新区与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分别举办分论坛,邀请全球政商学界嘉宾深入交流研讨,为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和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建言献策。
“40年前我初到上海时,浦东还是一片农田。现在的浦东变化巨大,令人感慨。”在11月6日的“浦东与世界: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引领发展新机遇”分论坛上,“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副理事长埃里克·索尔海姆说。
这番话引起了与会嘉宾的共鸣。佛瑞亚海拉相关负责人白彬毅说:“1995年,我们的工厂落户浦东,多年来,企业产值实现大幅增长,研发投入也同步增加。浦东加大推进制度型开放,系统性、可预见性强。未来,我们将持续加大投入,继续谋求共赢。”
浦东新区区长吴金城介绍,浦东地区去年生产总值达到2300多亿美元,集聚了2.8万家外资企业,拥有上海近50%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未来,浦东将进一步增加连通市场的开放举措,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中国大市场是世界共享的大市场。”宝洁公司相关负责人许敏说,“中国市场潜力巨大。我们要不断开拓深耕,加强本土化创新,更加贴近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改革不停歇,开放不止步。分论坛传递出浦东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坚定信念。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表示,浦东将稳步拓展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更好为国家试制度、测压力、探新路,努力打造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
商务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唐文弘表示,将继续支持浦东全面对接一系列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大压力测试力度,推出一批具有引领性、前瞻性的制度集成创新举措。
“我们将发挥浦东新区的引领作用,加强与全球伙伴的交流沟通,推动开放、合作、共赢的大门越开越大。”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朱芝松说。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批复3年多来,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作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势产业加快集聚,功能建设成效明显,各类主体活力迸发。记者在同日举办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分论坛暨2024虹桥HUB大会上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商务区税收收入、进出口额、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已成为上海乃至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强劲活跃增长极。
龚正表示,要持续增强开放引力,充分发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开放优势,更好发挥对内对外开放两个扇面的枢纽作用。
与会嘉宾认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对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作用重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江小涓认为,在开放枢纽建设过程中,影响力、吸引力和辐射力是重要衡量标准,新的枢纽要为全球提供重要公共产品,打造让经营主体放心的营商环境,还要具备较强的辐射能力,特别是数字基础设施流通能力。
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表示,面向未来,除了打造世界一流的建筑和交通设施,枢纽建设还要注重打造数字基础设施。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可以支持国际一流的科研机构和大学前来设立分支机构,培育形成高水平研究力量,不断聚集国际化的优质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建议。
2017年将亚太区总部从新加坡搬到上海虹桥的江森自控公司,连续7年参加进博会。公司相关负责人朗智文说:“期待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与更多企业开展合作,持续不懈提高枢纽的辐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