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河北故城县——

农村用上再生水(在现场)

本报记者 史自强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31日   第 04 版)

  听闻,在河北衡水故城县的村民家里,生活污水都“不见了”,记者决定去瞧瞧。

  早晨7点,阳光洒满农家院。在故城县房庄镇大梧茂村,村民牟朝霞忙前忙后。小院里是个菜园,种有豆角、大葱等。

  院子一角,牟朝霞转动一个红色水龙头开关,清澈的水流便顺着一根软管流向小菜园,“趁着这会儿有时间,赶紧把咱家地浇浇。”牟朝霞说。

  让人有些惊讶的是,这些浇地水并非自来水,而是来自牟朝霞家经处理后的生活污水。

  在红色水龙头旁边,记者看到,有两个在一般农家院里很少见到的圆形盖子。“这盖子下,就是咱家的污水收集池。”牟朝霞说。过去,洗碗、洗衣这些生活污水没法浇地,浇地得用自来水。而生活污水一般都泼在院子里或排在屋外,时间长了,有时还有味儿。现在生活污水统一进入污水收集池的第一格,经隔油沉淀后流至第二格。第二格里装有小型抽水泵,通过软管与厕所相连,处理后的水既可冲厕,又可通过另一软管引至菜园浇地或院内泼洒抑尘,一举多得。这套系统的储水量达半吨,可供2至6人的家庭使用。

  牟朝霞说,冲厕后的污水会进入一个收集瓮,“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与污水处理站建立了联系。只需一个电话,吸污车开到家,把污水收集池和收集瓮都清理干净。一般一年清理一次就够了,一次只要几十元。”

  污水转运是污水处置的重要一环。为此,故城县建立了农村厕污智慧管理平台,收集全县所有镇村污水处理的详细信息,并对运输车辆定位跟踪、科学调度。

  从牟朝霞家清出的污水,会被吸污车运送到房庄镇粪污水处理站。步入处理区,只见厌氧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接触氧化池等各种设备有序运转,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

  “我们这儿日处理污水50吨,覆盖周边54个村。”处理站负责人刘泽英说,污水处理后达到国家规定的农业灌溉标准,能满足周边30多亩农田的灌溉需求,而产生的污泥和粪渣,则可制成有机肥,供周边农户免费使用。

  处理站院内,董学村村民高贵兰正忙着将污泥和粪渣装车。“运回去堆肥。这肥壮着哩!每周我都过来,运回去储存到村北自家地头。等到庄稼施肥的时候,就派上用场了。”高贵兰说。

  最大程度将污水回收利用,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途径。“通过这种分散收集、集中治理的‘厕污并治’模式,故城县实现了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清洁化管控、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该模式无需大规模建设管网,具有建设成本低、设计建设易、运行效率高、运维难度小等特点。”衡水市生态环境局故城县分局局长贾长绪说。

  污水变成再生水,环保又经济。“废水回收利用后,村里以前那些让人头疼的臭水沟、臭水塘现在基本没有了,池塘水清了不少,村民们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在慢慢改善。”大梧茂村党支部书记苏章宝说。

  目前故城县已解决13个乡镇所在地、中心村等重点区域,以及大运河等重要水体沿线村庄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其中大运河故城段沿线64个村庄全部实现污水循环利用。

  实现对农村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对当地水生态治理维护意义重大。贾长绪说:“故城县是深层地下水超采区。近年来,经过地下水压采治理,水位线已明显回升,但全县水资源仍不富足。通过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让废水成为可利用的再生水,持续节约用水,涵养地下水,才是发展的长远之计。”

  如今,故城县已建成县、乡、村三级污水处理厂(站)27座,日处理规模可达6.5万吨,8.9万户农村常住居民因此受益。按计划,故城县将在2025年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全覆盖。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