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新农村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9月06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江西省泰和县培育乌鸡产业

擦亮品牌 丰富产品

本报记者 朱 磊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6日   第 18 版)

  清风徐徐,江西省泰和县灌溪镇桃源村千烟洲自然村林下草丛里,一只只身披洁白丝羽、头戴紫色凤冠的泰和乌鸡,悠闲地踱步觅食。“每亩林地放养不超过40只,让乌鸡在自然生态环境下生长。”中国科学院泰和千烟洲院士工作站执行站长王景升介绍,近年来他带领博士团队,试验成功“江西泰和乌鸡林下生态养殖系统”,2019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团队还研究推广了“经济林—泰和乌鸡套养”模式。

  博士“打样”,农户跟上。灌溪镇塅坑村村民管高钢返乡创办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到千烟洲院士工作站学习乌鸡林下养殖方法后,流转1300多亩林地散养乌鸡1万多只,还在林下套种黄精等中药材、绣球等景观花。“我们林下散养的乌鸡品质更好、产蛋更多、售价更高,饲养2年的乌鸡每只能卖300多元,还供不应求。”管高钢说。

  泰和乌鸡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如何擦亮品牌,让泰和乌鸡成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

  泰和县绵绵发力、久久为功,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奖补资金500万元,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泰和千烟洲院士工作站、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从遗传育种、专用饲料、生态养殖、药用产品等方面进行研发,累计形成科研成果9项、发明专利84项。

  为推动泰和乌鸡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泰和县引进培育龙头养殖、加工企业69家,去年总产值超过56亿元。泰和乌鸡产品也从过去单一的乌鸡肉、乌鸡蛋、乌鸡白凤丸,拓展到现在的乌鸡酒、乌鸡调味品、乌鸡果冻布丁等8大品类、140余种。

  乌鸡“孵”出富民大产业。截至今年6月底,泰和县乌鸡饲养量618.2万羽,出栏量达502万羽,乌鸡蛋销售量达3680多万枚,同比分别增长8.8%、10.5%、26.2%。全县从事泰和乌鸡养殖农户达5800多户,户均年收入2.5万元。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