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新农村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8月09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充分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专家连线)

李玉义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09日   第 18 版)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充分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坚持粮经饲统筹,因地制宜利用盐碱地,向各类盐碱地资源要食物”。

  盐碱地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从增产潜力来看,我国约1亿亩盐碱化耕地基本属于中低产田,在已有水资源保障条件下提质改造,按亩均增产100公斤核算,1亿亩盐碱化耕地年均可增产100亿公斤。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各地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河北沧州围绕旱碱麦形成集订单农业、收储中转、面粉加工、食品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盐碱地特色农业产业链,年加工能力20万吨以上。吉林在盐碱地种植耐盐碱水稻,生产出质优价高的弱碱性大米,很受市场欢迎。由此可见,盐碱地开发利用在拓展食物产量、提升品质方面具有一定潜力。

  我国在改良利用盐碱地和防治土壤盐渍化方面经验丰富,摸索出灌排洗盐控盐、土壤改良及填埋客土、台田农作与水产养殖、适应性种植、以稻治碱等方法,形成了盐碱地开发利用的系列技术、产品和装备。一些地方在盐碱地里搞稻虾、稻蟹共养就是很好的实践探索,既增加水产品供给,还具有“降盐治碱”的重要生态功能,促进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

  向各类盐碱地资源要食物,推动实现盐碱地综合高效利用。盐碱地的开发利用首先要考虑区域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潜在影响等系统性问题,采取适用于区域特点的多样化、综合利用的模式。通过培育和壮大盐碱地优质粮棉油、特色瓜果蔬、专有林草渔、生态草食畜等盐碱地特色产业,构建盐碱地特色农业发展模式,获得一定数量的多元化食物。随着人们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强,盐碱地农副产品也应朝着多元功能开发、打造特色品牌等方向发展,推动粮食生产、特色种植、农光互补等盐碱地综合利用模式日益成熟。

  (作者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本报记者常钦采访整理)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