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国际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8月09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共同守护好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国际视点)

——探访法国、西班牙、泰国的三处世界文化遗产

本报记者 尚凯元 颜 欢 张矜若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09日   第 15 版)

  位于法国尼姆市的方形神殿周围有开阔广场,方便人们从不同角度观赏这座建筑。
  本报记者 尚凯元摄

  梅诺卡岛上保存最完整、功能分区最清晰的一处民居遗迹,包括客厅、厨房、卧室等空间。
  本报记者 颜 欢摄

  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国家的灿烂文明和历史文化,维系着一个国家的民族情感和精神血脉,保护好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本报记者日前分别走进202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法国尼姆方形神殿、西班牙梅诺卡岛塔拉约提克史前遗址和泰国诗贴历史公园,探寻当地在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上的经验和做法。

  法国尼姆方形神殿——

  系统性保护文化遗产

  去年9月,位于法国尼姆市的方形神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方形神殿位于尼姆广场的中心,长26米、宽15米,建筑样式为古罗马六柱式,即正立面有六根圆柱。其柱身纤巧,顶部雕有玲珑轻巧的忍冬草,中楣同样布满精雕细刻的纹饰。方形神殿始建于罗马皇帝奥古斯都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它与罗马万神殿齐名,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神殿建筑之一。

  以前,方形神殿曾被用作市政厅、私人住宅、教堂等。1824年,这里首次成为博物馆,发挥其文化功能。岁月流转,神殿保护工作一度遭遇困难。

  近日,记者见到了到法国文化部开会的尼姆市副市长玛丽·布尔加德,她拿出一本画册,展示的是20世纪80年代方形神殿的景象:神殿四周车水马龙,建筑外壁蒙着一层油污色。

  为重现方形神殿精美面貌,尼姆市2006—2010年对其进行了大修。古迹修复团队花费4.4万多个小时精心打磨,选用与2000多年前几乎相同的石料,同时采用激光清洁等现代技术,保证了修复的效果和质量。

  物理修复只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部分。尼姆市政府还围绕以方形神殿为代表的古罗马文化遗产开发了一整套文化产品:数字化导览器,让游客可以形象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3D数字沙盘,动态展示这座城市的千年历史;2018年新落成的罗马博物馆距离方形神殿不远,游客在此可集中了解尼姆市的古罗马文化遗产……

  如今在方形神殿周围,车流减少了许多,开阔的广场方便人们从不同角度观赏这座建筑。根据保护计划,神殿周围约72公顷面积都属于缓冲区,基本囊括了罗马时期老城区的范围。

  “这一大片地区都需要精心保护,方形神殿就如同静置在首饰盒中的宝石一样。尼姆市居民并不觉得保护遗产会给生活带来不便,相反,大家都为自己城市的历史遗产得到传承而自豪。”布尔加德说。

  西班牙梅诺卡岛塔拉约提克史前遗址——

  保留原生态之美

  梅诺卡岛是地中海上的一颗明珠,四季和煦的海风和温暖的阳光,使其成为许多欧洲人的度假胜地。散落在岛上的约280个塔拉约提克史前遗址,给这座海岛留下了厚重的历史印迹。

  这里是全球史前时期人类聚集活动遗址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早在4000年前,位于今天西班牙东部的梅诺卡岛上就已经出现了人类聚居的痕迹。岛上的原住民利用当地独有的钙质砂岩,发明了无需黏合剂的旱墙技术,构筑起村落和防御工事,这一建筑技术沿用至今。

  不久前,记者驱车前往岛上最集中的几处文明遗迹,发现入口处只有一扇简易的木栅栏门和警示标牌。标牌上注明,游客可以自行推开栅栏门进入景区,这道栅栏门主要是为了防止牛群和羊群误入景区。记者推开门,一条羊肠小道在林木和草丛间延伸。

  这里的遗迹大多保留着原有的样子,散落在农牧景观之中,既没有过度修饰,也没有过度开发。蓝天绿草间,虫鸣鸟叫声不绝于耳。当地人告诉记者,这是为了保留村落的原生态。在一个村落的中心,昔日原住民的休闲区内一棵古树树冠繁茂,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这里是西班牙的第五十处世界文化遗产。记者见到不少家庭带着孩子来此寻访遗迹,了解文明的多样性。8岁的伊莎贝和她的家人利用一整天的时间参观了岛上五六处遗迹。她的父亲告诉记者,这些遗迹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其魅力。

  西班牙考古学家华金·彭斯表示,塔拉约提克史前遗址不仅是西班牙的文化瑰宝,也是全球研究史前文化的重要一站,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利于使其得到系统性保护。“我们希望有更多居民和游客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

  泰国诗贴历史公园——

  发展可持续旅游业

  从泰国首都曼谷驱车约5个小时,便来到位于该国中部碧差汶府的诗贴历史公园。华富里—巴萨克河从周边流过,郁郁葱葱的树木之中,美拉德色系的红土基座、砖塔、砖砌纪念碑等建筑格外醒目。

  诗贴历史公园面积约4.7平方公里。诗贴古镇内城的诗贴寺和宋披农寺均为印度教寺庙;外城建筑群中有佛教寺庙,巨大的矩形底座上筑起宏伟的山形佛塔,4个侧面都修有楼梯。考古学家认为,诗贴遗址建筑群代表了6—10世纪泰国中部地区建筑、艺术与宗教的多样性。

  泰国政府十分重视对诗贴古城的保护。从1978年起,泰国艺术厅对诗贴古城进行调查、发掘、研究等工作,并设立诗贴历史公园。泰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部联合碧差汶府文化和艺术部门,共同推动实施世界遗产区域管理计划,制定将核心区、缓冲区和其他环境区域协调统一管理的永续保护方案。当地政府还通过发展可持续旅游业,在带动社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人类活动对古迹的影响,维护古迹所在区域的原有生态。

  泰国政府还将诗贴历史公园打造为重要的历史教育基地,让年轻一代深入了解历史,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泰国旅游局局长塔佩妮表示,要尽力恢复、保护这一宝贵遗址,因为它不仅是全世界人民的财富,也是子孙后代的财富。“我希望,在我们努力实现可持续旅游目标的当下,泰国旅游从业者都能够为保护文化遗产而努力。”

  (本报巴黎、马德里、曼谷8月8日电)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