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8月02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向历史的深处求索(中国道路中国梦·与时代一起奔跑)

王传超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02日   第 05 版)

  不少人都曾萌生这样的问题:我们是谁、从哪里来?这不单单是人们心里的困惑,也是考古学在努力回答的科学命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是从真正能证明我们的久远历史中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考古学研究主要聚焦地层学研究,以及对实物资料的类型学研究,而对创造这一区域文化主体人群的组成及来源研究较少。我国历史悠久,考古遗址众多,携带大量历史信息的古人遗骸也需要及时加以科学保存和研究。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曾有同行发问:“怎么能证明数千年前创造了璀璨中华文明的古人类,就是现在中国人的祖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想办法让古人类“开口说话”。带着责任感和紧迫感,我全身心投入古人类DNA研究中,带领团队建起了完善的超净实验室。

  追溯中华民族的历史源流,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撑。这些年里,我带领团队走进考古遗址,走进少数民族聚居区,搜集了数千例古人类骨骼材料,在国内率先发布了古人类基因组实验和数据分析的完整方案,帮助提升国内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的技术水平,完善了古人类DNA研究的方法体系。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华文明从未中断。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把考古探索、文献研究同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古代和现代人群的DNA比对分析,我们实证了黄河流域中原地区5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农业人群是汉族和藏族的共同祖先,对中华民族的形成有着主要的遗传贡献。考古学上观察到仰韶文化的扩张,遗传学上表征的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人群的迁徙流动也与考古学证据相契合。多学科交叉验证,为文明探源提供了更多科学证据,让我们的文化自信愈加坚定。

  对古人类基因的探索,在今天有着更为独特的价值和意义。随着研究发表的成果越来越多,我们也开始接到一些特殊的求助。其中有一位来自台湾的陈医生问:“能不能帮我们寻找在大陆的源头?”漫长历史中,先民不断迁居台湾、繁衍生息,寻根溯源是很多人的共同心愿。2021年,我们首次发布了中国台湾岛内3000—2000年前古人类的基因组数据,发现台湾古代和现代高山族都与福建古代人群和华南壮侗语人群同根同源,充分说明海峡两岸同胞自古以来就血脉相连。为考古学研究插上科技之翼,更好展现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统一性,无疑有助于强化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还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向历史的深处求索,为中华文明探源,我们将始终奋斗在路上。

  (作者为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本报记者刘晓宇采访整理)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