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第三十三届夏季奥运会特别报道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8月02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当奥运志愿者的经历值得珍惜(奥林匹克与我)

林海禄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02日   第 11 版)

  在电视机前看到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时,当时8岁的我非常激动,心中满是对奥运会的好奇和向往。为什么奥运会有如此大的魅力?我渴望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亲身感受奥运氛围。

  抱着这个愿望,我一直在寻找参与奥运会的机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我第一次从事志愿服务工作,从此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从2018年平昌冬奥会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再到如今的巴黎奥运会,每一次奥林匹克之火点燃,我都努力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其中。

  奥运会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每个参与者共同努力,保障赛会正常运转。运动员在赛场上挥洒汗水,志愿者也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付出,用微笑和服务为奥运会贡献力量。

  巴黎奥运会约4.5万名志愿者中,国际志愿者占比20%,我也是其中之一。从官方渠道成功申请到巴黎奥运会志愿者名额后,我专门请了两周的年假,在奥运期间从国内飞到巴黎。

  很多人以为当志愿者很光鲜,因为可以现场观看比赛、和运动员接触。但其实奥运会项目多、场馆多、人员多,绝大多数志愿者的工作并不轻松。我在巴黎奥运村负责交通管理工作,每天要上岗七八个小时。面对体育代表团成员和运动员的各种询问,我和几名志愿者总是争取用最快的方式找到答案,更高效地解决他们的问题。询问者满意地离去,我们也会感到欣慰。

  担任奥运会志愿者,是难得的体验,有很多宝贵的收获。竞技赛场如同浓缩的人生,那些永不言败的奥运故事深深激励着我。在奥运赛场内外,我通过志愿服务,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流互动,也让更多人看到当代中国年轻人自信大方的形象。

  至今难以忘怀,在平昌冬奥会运动员村入村仪式上,我手举引导牌引导中国体育代表团入场,心中无上光荣。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和国家紧紧连在一起。每每回想起这些瞬间,都让我能够以更饱满的热情去迎接明天。

  (作者为巴黎奥运村志愿者,本报记者范佳元、李硕采访整理)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