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7月27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海市”奇观(杂记)

陈文念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27日   第 08 版)

  “你见到过海市蜃楼吗?”外地的朋友来到山东蓬莱,一见面,经常这样问。

  “见过,久居蓬莱,见过多次。”我回答。朋友听了,一脸的羡慕。

  家乡蓬莱是个依山傍海的地方,古老而美丽。古人说这里是“三神山”显现的地方,将其演绎成一个世人向往的世界。其实三神山根本不存在,只是一种传说。由于大气光学现象,大海中经常有奇景隐现,古人解释不了这种现象,因而产生了幻想,认为有神山存在。到了北宋嘉祐年间,登州知州朱处约在蓬莱城北丹崖山上建起蓬莱阁,缥缈的神山仙境从此有了物化的象征。

  面对奇观,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大文豪苏东坡遨游于丹崖山之上,置身于蓬莱阁中,诗情迸发,写下《登州海市》。把海市奇观展现在我们课本里的,当数现代著名作家杨朔,他就是蓬莱人。他在散文《海市》中写道:“只见海天相连处,原先的岛屿一时不知都藏到哪儿去了,海上劈面立起一片从来没见过的山峦,黑苍苍的,像水墨画一样……又过一会儿,山峦城市慢慢消下去,越来越淡,转眼间,天青海碧,什么都不见了,原先的岛屿又在海上重现出来。”

  海市常出现在春、夏、秋三季,在冬天也偶有出现。我发现,当海蓝天晴、能见度异常高时,如果在海天连接处飘起一层层白色的浓雾,恰遇此时温度、湿度、阳光、风向适宜,就可能变幻出奇异的海市景观:山川、村庄、楼台等尽现,一段时间之后,又在人们的惊叹中慢慢地消失。

  久居蓬莱,闲暇时我喜欢在大海边漫步。站在熟悉的蓬莱阁下的海边,或攀上八仙渡会仙阁,只见远处的长山列岛在茫茫大雾的流动中,忽隐忽现。

  那些年,我极力向大海深处眺望,却始终没有如愿看到真正的海市。不过我并不灰心。我知道,生活在蓬莱的人们,只要平日多注意观察,多留意天气,常到海边走走,总会有机会见到,就怕你不留心。

  机会终于到来。那年国庆长假期间的一天,空气清新,天高云淡。我带着妻儿来到海边。下午两三点钟,风徐徐地吹着,海上的能见度非常高。眺望对面的长山列岛,似乎只有一步之遥,岛上的建筑物看得清清楚楚。

  那天的长山列岛总感觉有些异样。妻子用手指着远处,问我:“南长山岛与庙岛之间什么时候架起了桥梁?看!桥上还排列着整齐的树木,树林中还掩映着一座座别致的小楼。”

  我循着妻子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缕缕白色的烟雾,在山上、树木间、海面上飘荡着,时隐时现……

  我只顾欣赏眼前的风景,对妻子的提问并未在意:“你花了眼吧,建桥哪有那么快的?”

  “现在的建设日新月异,也说不准。”妻子笑着说。

  晚上回到家中,打开电视,看到新闻:“今天下午,蓬莱阁以北的海面出现了海市蜃楼……”

  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

  妻子有些埋怨,直说,真后悔没有把所见景象拍下来。我虽也有些后悔,但仍相信,肯定会再有机会一饱眼福。

  几年后的一个秋日上午,我终于再次看到了海市奇观。在长山列岛海域上空,大团乳白色云彩变幻莫测。起先是一片薄薄的云彩,白雾一般高高浮在天空,接着,白雾般的云彩变成一大块一大块棉絮似的。忽然,徐徐飘来一幅清晰美丽、极富动感的琼楼玉宇画面。后来我看到有人这样描述:“更令人称奇的是,楼群中一座大楼多次变换形状后,像长了脚似的自西向东快速飘移。随后,海上画面不停变幻……”

  海市景观是奇特的。而同一场海市奇观,每个人眼中的胜景又是不同的,常常被涂抹上浓厚的个人想象的色彩。我想,这也是海市独有的魅力所在吧。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