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7月24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西藏那曲市尼玛县管护员扎西罗布

“我们都是罗布玉杰”(追梦路上)

本报记者 徐驭尧 琼达卓嘎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24日   第 07 版)

  扎西罗布(左)和同事骑车巡逻。

  扎西罗布(右)和同事在巡护途中休息。
  以上图片均为本报记者徐驭尧摄

  茫茫草原一望无际,数百公里渺无人烟,这是罗布玉杰管护站管护员扎西罗布工作的地方——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的羌塘草原无人区。

  没有信号,没有电力,扎西罗布耳畔只有高原凛冽的风声。站在一处山头,扎西罗布指着远远的山峰说:“绕过这个山,就到我们在无人区里最近的管护站了。”

  一座山就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哪怕最近的管护站,都要绕过两三座这样的山峰。无人区里没有路,有的都是之前管护员们留下的车辙印。车子在不断颠簸中前进,扎西罗布和同伴们早已习惯。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生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大型珍稀濒危高原野生动物的密集分布区,栖息着众多野生保护动物种群。

  自2015年起,西藏在羌塘建立73个野生动物管护站,目前共有780名野生动物专业管护员,扎西罗布就是其中一名。

  “有早上9点出发,到晚上八九点多才能回到管护站。”他说。如果碰上了管护站安排的“大巡”,工作人员需要深入无人区内部,开展20多天的深入巡护。这对在无人区工作已久的扎西罗布也是很大的挑战——喝水需要凿寒冰、取河水,吃饭需要自己找燃料点火,睡觉则都是自己搭建帐篷,走到哪里住在哪里……

  巡护路上,野生动物是管护员们最好的“伴侣”。成群结队的藏野驴悠闲觅食,三三两两的藏羚羊时不时地抬起头看着偶尔路过的车辆。“现在,咱们保护区的动物不怎么怕人。”扎西罗布自豪地说。

  而救助动物,则是巡护路上的重要工作。扎西罗布当专业管护员已有8年多,遇到最多需要救助的动物是雪豹。

  “群众举报说雪豹闯进羊圈,咬死了自家的羊群。”到达现场后,扎西罗布会首先安抚牧民情绪,然后进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雪豹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我们不能伤害,会给你们进行相应的补偿。”

  “随着普法力度不断加强,如今牧民都形成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扎西罗布说,这都是长期保护工作带来的变化。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羌塘草原曾经盗猎现象频发。扎西罗布所工作的“罗布玉杰管护站”,正是以当时牺牲的一名森林警察命名的——2002年他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抓捕盗猎分子时中伏,不幸中弹牺牲。

  现在,野生动物保护成效显著,“罗布玉杰”也已经成为扎西罗布等人共同的名字——因为在这里,“罗布玉杰”是“羌塘生灵守护者”的代名词。“我们都是罗布玉杰!”管护员们自豪地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