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水边乡愁

叶为宝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7日   第 20 版)

  我的老家在江西省遂川县,县里有一条自南向北流淌的遂川江,又名泉江。遂川江不宽,但水量大,周边山多林茂,小溪密布。这大自然形成的水网,不知编织了多少故事,也留下了我浓浓的乡愁。

  小时候,我家门前就有一条小溪。父母在溪边耕地干活,我则在清澈见底的溪中玩水,或淘沙筑“坝”,或捕鱼捉虾。玩累了,口渴了,喝几口清冽甘甜的溪水,既解渴,又不会闹肚子。每当岸边的果蔬熟了,父母总给我尝鲜解馋,春尝枇杷和梨,夏食黄瓜和李,秋啃红薯和柿,冬吃萝卜和橘。父母在小溪里一边洗,我一边吃,那种现采即食的新鲜味,至今想起来还会垂涎。

  当我奔赴一所农村初级中学时,路上,父亲带我参观了用河水发电的电站。他说,这电站虽小,可是全县第一个农村水电站。建电站时,父亲和乡亲们肩挑背驮,干了整整半年,吃住都在工地上。电站建成后,青山架线,绿水点灯,乡亲们从此告别了油灯岁月。晚上,我走进教室,一拉开关,钨丝灯泡全亮了,那一瞬间,我的心仿佛也亮了。我望着电灯,呆呆地想:这水是怎样变成电的呢?电灯里有我家门前的溪水发的电吗?

  后来,我考入了遂川江畔的遂川中学,从此得以与遂川江朝夕相拥,晨昏作伴。曙光初现时,遂川江水蜿蜒北去,轻渺渺的薄雾笼罩着江面,啁啾欢鸣的鸟雀一翅翅剪开雾幕,迎接充满希冀的早晨。等到朝霞洒满江面,一江的金波银浪,一江的浣衣棒槌声,一江的琅琅读书声,我和同学就在这样的江边吟诗诵文……

  一晃很多年,我离家入伍,再回县里,突然发现遂川江变了。河床变窄了,水量减少了,江中水浅也没法放排了。河水不再清亮,有的河段散发出难闻的腥臭味,不再有人在河中洗涤瓜果蔬菜。一打听,原来是县里大搞开发,忽视了保护环境,山上森林面积减少,很多泉水断流,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排江中的缘故。

  2019年,我回遂川探亲,登上遂川江东岸新建的红塔公园,那里是县城的最高处。纵目远眺,江水就像能工巧匠绣制的一条绿色飘带,自南山脚下款款而来,向北面沙滩缓缓飘去。四座钢筋水泥桥犹如彩虹飞架,桥上车水马龙。到江边走一走,只见江岸绿树成荫、鲜花绽放,江面碧波荡漾、水鸟翔集。十多里长的沿江绿道好像丝线穿珍珠,把岸边一个个绿草地、小公园、小广场、小茶馆、小酒吧巧妙地连起来。夕阳西下、华灯初上之时,人们在江边吹拉弹唱、跑步舞剑,好不热闹。在县电力公司工作的内弟说,这些年县里十分重视植树造林,保护生态,尤其重视水电、光伏、太阳能等绿色能源的建设、保护和利用,如今户户用上了清洁能源。

  今年夏天,我回到老家居住。傍晚时分,我来到小时候玩耍的小溪边。耳边是潺潺的溪水声,眼前是飞舞的萤火虫,这些熟悉的景象,让我想起童年的美好时光。我知道,这条小溪不仅一直流淌到了遂川江,而且早已流进了我的心里和梦里。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