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7月10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瓜果小札

高亚平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0日   第 20 版)

  甜  瓜

  我的家乡在陕西西安农村,那里南揖终南山,北倚少陵原,村南村北被大、小峪河所绕,环境优美不说,还有大片河滩地,为种植甜瓜提供了便利条件。盛夏时节,到田野走走,时不时会看见,在深绿色的原野上,坐落着一个个简易的瓜棚、瓜庵,走近了瞧瞧,旁边肯定是三亩五亩甜瓜地。瓜叶轻轻摇晃,如滚过了绿色的波浪。而那些成熟了的、未成熟的甜瓜,就静静地躺在这绿浪间,如酣睡的婴儿做着香甜的梦。

  农村改革前,我们队上的瓜田在小峪河边,有四五亩地大。看瓜人是有昌叔,大家都叫他二叔。二叔是个庄稼把式,更是个务菜种瓜的能手。他种的瓜,大、甜不说,还有一种别样的香味,究其原因,除了手艺好,会管理外,还舍得上肥。种瓜之外,二叔的另一个任务就是看瓜,防止小孩进瓜园偷瓜,防止牲口窜进园里糟蹋瓜田。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二叔和善,近五十岁的人了,还和小孩一样,贪玩。我们这帮孩子,只要一到他的瓜棚边,他就叫我们玩扑克。我们陪他玩扑克的一个收获就是,常常可以吃到被虫子咬过的甜瓜。但我们不满足,常常把玩伴分成两拨,一拨陪他玩扑克,一拨趁机从河岸边潜入瓜田偷瓜。这当然没能瞒过二叔,他把我们赶出瓜棚。我们嘻嘻哈哈离开,可过不了多久,依然到瓜棚里去玩。二叔似乎忘记了我们偷瓜那档子事,依旧给我们带虫眼的瓜吃。后来,我们就再也不偷瓜了。

  时光飞逝,自从我离开家乡后,转眼即是三十多年。其间,尽管我时常回故乡看看,但却很少见到二叔。近日,我到西安市阎良区参观农村专业合作社,不期然又看到了大片的甜瓜地。我到瓜棚里转了转,但见一条条如碧玉雕成的藤蔓,顺着一根根固定好的铁丝,攀援而上。一个个浑圆的甜瓜就吊在瓜藤上,煞是好看。听科技人员介绍,我方得知,这已不是我少年时代在家乡习见的甜瓜了,而是一种新品种,不但上市早,甜润香,且硬度好,耐储存。我吃着瓜,不觉回忆起儿时的旧事。

  石  榴

  石榴在关中农村多见之,过去的大户人家,花园里,后院里,多有种者。即使是柴门小户,也有栽种石榴的。夏日,石榴树开一树红花,秋日,结一树浑圆的果实,煞是好看。我想,人家种石榴,主要为观赏,其次,才为品尝吧。

  我家祖屋的院中就有一棵石榴树,在我的记忆里,足有两米多高吧。不过,这棵石榴树好像不怎么长似的,花倒是开的,而且开得很繁密,就是坐果少。每年开花时节,那花儿起初是一个个通红的小宝瓶,不久,瓶口就裂开了,吐出一束束火焰,绿色的石榴树仿佛被点燃了,连整个院落都亮堂了许多。每每此时,祖母总爱搬个小凳子,坐在石榴树下做针线活。她戴上老花镜,边用针缝衣服,边在头发上一下一下抿针的情景,至今储存于我的脑中。多年来,每每见到石榴树,我就会想起祖母那慈祥的面容。

  我家院中的石榴树不大结果,但邻居张大妈家的石榴树可是果实累累。我家院墙的北隔壁是张大妈家,她家院中有两棵石榴树,临墙而生,长得枝繁叶茂,而且很高大。院墙有一丈多高,这两棵石榴树,都冒出了院墙很多。张大妈和我们家不在一条巷子住,但关系很好,见了面,总是客客气气的。张大妈家的石榴树开花了,结果了,我急切地盼望着,盼着石榴快一点成熟。终于,秋风起了,石榴成熟了。我们几个小伙伴,趁着两家都无大人,偷偷爬上墙头摘石榴,一饱口福。多年之后,我长大成人,一年和母亲灯下闲聊,谈及童年的这桩荒唐事。母亲笑着说:“张大妈心疼你们,知道石榴是你们这帮崽娃子摘的!”

  汪曾祺先生以为,食石榴是得不偿劳,吃了满把的石榴籽,结果吐出来的都是渣。其实,吃石榴吃的就是个味儿,酸的,甜的,哪里能像吃饭一样,往饱里吃呀!秋天,买上几个石榴,剥开皮儿,闻着石榴皮上散发出的苦涩的味儿,看着手里晶莹剔透、形如红宝石的石榴籽,然后慢慢享用,你会觉得,连日子都有了些味道。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