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7月10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开放的中国 可爱的中国(评论员观察)

常 晋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0日   第 05 版)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

  

  游览名山大川,徜徉城市街巷,体验传统文化,品尝特色美食……随着入境游掀起热潮,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纷纷开启中国之旅,感受中华大地的风土人情与发展脉动。

  百闻不如一见。通过实地走一走、看一看,一个不一样的现代中国形象,在许多外国人的脑海中变得更加清晰。飞驰的高铁、能把外卖直接送到房间的机器人、更“聪明”的新能源汽车、能送快递的无人机……各种先进的设施和科技产品刷新了不少外国人对中国的认知。既古老又年轻,既传统又现代,既有先进科技也充满人文气息,既国际化也本土化……真实的中国,鲜活多元,充满魅力,更充满说服力。中国超乎想象的发展进步,带来巨大的感染力,使两名外国博主在视频标题里不约而同写下“中国根本不是我们预想的那样”,引起不少人的共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永远不会关上。”近年来,从扩大“免签朋友圈”,不断拓展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范围,到优化支付服务环境,在移动支付之外保障现金支付、信用卡支付,更好满足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需求,再到提升外籍游客酒店入住便利度,协调网络运营平台开设酒店英语等课程……不断优化的开放政策,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国友人来到中国、爱上中国。据统计,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其中通过免签入境854.2万人次,占比58%,同比增长190.1%。持续发展的中国,正不断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连接世界,必将为世界带来更多合作共赢的新机遇。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各项便利化举措落实落地,外籍游客纷至沓来,彰显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也反映了各国人民交流交往的热切期盼。今年4月15日起,上海一家企业推出“入境免费半日游”项目——入境游客落地浦东机场后,可在双语导游带领下,花半天时间免费游览上海豫园、外滩、黄浦江等景点。据悉,超过80%的国际旅客在享受落地免签政策的同时,选择参加这一活动。“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回想改革开放初期,不少地方“旅游搭台、经贸唱戏”,激活开放一池春水。今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更好发挥入境游的桥梁作用,推动经贸合作、促进民心相通,以包容友好展现中国的开放胸怀和形象。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今天的中国,景宜人,路畅通,城繁华,村和美,走到哪里都能遇到友好亲切的中国百姓。通过旅游这扇窗,中国与世界相知相交。始终保持开放的姿态、包容的气度,为来到中国的友人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近距离观察、体验中国的机会,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必将走进世界各国更多人的心中。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