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化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斗转星移说夏至(新语)

刘晓峰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1日   第 11 版)

  到了夏至,就进入了盛夏。夏至时节,北半球日照时间最长,此时阳气达到极致,万物壮大繁茂。

  古人云:“日月之行,四时皆有常法。”农耕生活让中国人认识到万物生长靠太阳,因此很早就懂得利用日影变化开展观测活动。古人测量日影的工具是土圭,也称圭表,由圭、表两部分组成。平放在石座上的尺为圭,直立在圭上南北两端的标杆为表。考古证明,位于山西省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已经有了依靠圭表观测太阳的方法。《书·尧典》载:“日永星火,以正仲夏。”这里的“日永”,就是夏至。竺可桢以实测的角度考证出这是殷末周初之天象,说明至少在殷末周初古人就认识到了夏至。

  夏至在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中地位很重要。在二十四节气的整体结构中,冬至和夏至是非常重要的两个节点。在古人眼中,夏至后是一个阴气由弱而强、阳气由强而弱的过程,冬至后是一个阳气由弱而强、阴气由强而弱的过程。

  在古代,和冬至祭天一样,夏至祭地神也是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动。《周礼》载:“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鬽,以禬国之凶荒,民之札丧。”意思是说夏至祭地神,祈求国家无饥荒,百姓无瘟疫。

  夏至还有很多有趣的风俗。和冬至数九一样,夏至也有数夏九九的习俗。夏九九有很多版本。明代谢肇淛《五杂俎》就记载了一首关于“夏至后九九气候”的谚语:“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水如沐浴;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阶前鸣促织。”

  另外,中国人的节日节气不少与吃有关。夏至也不例外。在古代,夏至的节食有粽子、枭羹、薤蒸龟等。而现在,夏至最重要的节食是夏至面。夏至正处于“苦夏”,天气炎热,食尚清凉,面也最宜凉面。“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从夏至开始,白天越来越短,夜晚越来越长。斗转星移,不知不觉间,时节将从万物生长的炎夏,悄然指向万物敛藏的秋天。

  (作者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