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新农村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山东临沂沂河新区夯实特色产业基础

美丽乡村图景新

本报记者 陈支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1日   第 18 版)

  山东临沂市沂河新区梅家埠街道可堂生态农业家庭农场内,大棚甜瓜迎来丰收,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采摘、装箱、发快递,农场负责人武可堂忙得不可开交,“我们的甜瓜喝的是豆浆,用的是有机肥、饼肥,口感好,很受欢迎。”

  不只是甜瓜,梅家埠街道共建设了葡萄、甜瓜、苗木、蔬菜4个产业基地,培育农产品品牌16个,打造了“醋庄葡萄”“梅家埠甜瓜”2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些都得益于当地优良的自然生态条件。7条河流在梅家埠街道纵横相通,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沂沭河水利风景区、白鹭园等自然人文景观相互交融,梅家埠街道被评为“山东省农业休闲精品园区”。以禹王城遗址、贺城渡口、百年古庙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滨海区抗日根据地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陶制品、蚕丝为代表的民俗文化,都成为梅家埠街道发展特色产业的基础。

  “街道离市区很近,我们依托特色资源优势,按照‘一村一产业、一村一特色’的布局,将东部28个村居连片打造成农旅融合发展区。”梅家埠街道党工委书记伊传斌说,“我们不断探索城郊型乡村全面振兴新路径,积极吸引城市居民来农村旅游、消费、投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双轮驱动。”

  这几年,城乡融合发展的各种模式在沂河新区落地开花。沂河新区打破行政区划和资源要素流动壁垒,挖掘特色优势,选准主导产业,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镇街一片区一样板”,充分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构建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新格局。“我们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提档升级特色产业,连片打造美丽乡村,聚力绘就水平更高、内涵更全、特色更鲜明、示范引领性更强的乡村全面振兴美好图景。”临沂市副市长、沂河新区党工委书记苟宏水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