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人才活水

胡彦强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0日   第 05 版)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在返乡创业、乡村全面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农产品,开设乡村特色餐厅,开发乡村特色旅游项目……当前,越来越多青年返乡创业,大显身手,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像魏巧这样的同志到农村去,很好!”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现场,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勉励这位80后新农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才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许多青年创业者拥有专业知识、开阔视野和互联网思维,对农村有感情,对乡村发展有想法,创造更好的舞台让他们发挥聪明才智,不仅有助于推动乡村产业升级,还能带动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由于基础薄弱、人才匮乏,一些农村的特色资源尚在沉睡,亟待开发。返乡创业青年了解本地特点、拥有创新视野,给他们一定的创业扶持,有助于更好培育乡村产业。在河南虞城县,大学本科毕业后,吴素平把传统手工布鞋制作技艺培育成制鞋产业,使“仙脚丫”品牌在母婴用品领域有了一定知名度;201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徐侠影,带领乡亲们把小粽子做成了大产业,将“邵古同粽子”卖到了大江南北。实践证明,吸引更多青年人才,用心挖掘内在潜力,增强自我造血能力,推动乡村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就能让更多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

  青年返乡创业,能推动农村产业“新起来”。2016年,河南省出台大力促进电商发展的政策,鼓励电子商务领域就业创业。河南柘城县的王茜放弃城市白领工作,回到家乡大仵乡马庄村开起了农村电商服务站,销售黄金梨、鸭蛋、辣椒酱等当地特色产品,并打造自主品牌。她创立了“创梦者”手工制品品牌,吸纳一批村民从事手工吊篮、屏风、小凳子加工编制,产品在网上销售火爆。实践证明,发挥青年人才优势,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引入新的技术、管理模式和市场策略,培育新的产业,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青年返乡创业,可以使农村人才队伍“强起来”。在广东深圳创业有成的刘勤锋,回到河南睢县创立环保企业,带领团队研发移动式隧道窑和大断面多拼式节能隧道窑,获得30多项国家发明、技术专利,先后安置富余劳动力1000余人,完成产值7亿多元。这不仅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激励了更多青年返乡创业,创造就业岗位,助力农民增收。更好发挥返乡创业青年等人才的示范效应,构建更强大的人才支撑体系,将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没有产业的农村,难聚人气,更谈不上留住人才,农民增收路子拓不宽,文化活动很难开展起来。”农村是创业的热土,有广阔发展空间。出台务实举措,吸引更多青年返乡创业,为他们提供更多支持和保障,将推动乡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作者为河南虞城县挂职副县长)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