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法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四川成都推动行政备案规范化、便利化——

企业有了更多法治获得感

本报记者 魏哲哲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0日   第 19 版)

  一大早,吴先生就来到了四川成都邛崃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准备自己开个食品小店,来办理备案手续。”

  一次性提交材料、现场实时审核,仅花了半个小时,吴先生就完成了经营备案和执照申领手续两项业务的并联办理,这让他很是惊喜,“从一个想法到兑现落地,没想到‘开个店’这么方便!”

  减材料、减时间、少跑路,吴先生所感受到的便捷服务,是成都市行政备案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成果的一个具体体现。近年来,成都市将行政备案规范管理改革作为“小切口”发力点,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提升行政备案规范化、便利化水平,进一步破除市场准入隐形壁垒,降低经营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行政备案改革涉及面广、条线多、难度大,要通过立法明晰标准、打通堵点、压实责任,以工作制度化推动便民利企规范化。”成都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不久前,《成都市行政备案管理办法》出台,将规范行政备案经验做法上升固化为制度设计,其中事项精简等企业普遍关心的多条建议被采纳。

  成都大力推进行政备案“全程网办、简办快办”。目前已实现公司备案、零售商促销备案、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等5类、148项的行政备案事项“全程网办”,90%的事项承诺在一个工作日内办结,“指尖一点、即备即办”。

  为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成都市通过建立营业执照、电子印章等高频证照“数据池”,经营主体办理后续行政备案,需要提供营业执照、电子印章时,可直接入“池”提取,有效避免重复提交材料等问题。按照“一次提交、多次复用”原则,企业首次办事提交的纸质材料扫描“入库”后,在后续备案过程中可直接调用。

  “该减的行政备案事项都要减下来,才能真正为经营主体减负赋能。”成都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成都市已启动行政备案事项清单编制工作,把市、县、镇三级行政备案全部纳入“一张清单”管理,针对能够通过部门协同、信息推送、数据共享等方式获取信息的事项,或者能够通过事中事后监管实现监督管理目的的事项,一律提出取消建议,做到“清单之外无备案”。

  加强对行政备案实施的监督,才能摸清底数、找准问题,更好回应企业群众法治诉求。在一次座谈时,有企业反映,办理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很麻烦,要先到街道办盖章之后才能到交通运输部门进行备案。成都市司法局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一诉求后,调取了有关备案卷宗,发现某区在办理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时确实多了街道办盖章的表格。

  “经过核实,该区增设了备案门槛,没有法定依据,我们现场反馈意见,对有关备案文书模板进行了纠正。”成都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郭晋希介绍。

  记者了解到,成都建立健全行政备案定期通报制度,及时发布典型案例,以个案纠正推动类案整改。目前,已推动解决“以备案之名行许可之实”“违规增设隐形备案”“多头备案”等问题。下一步,成都市将分领域制定办事指南,推动行政备案与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联合惩戒等数据共享,加快推动同一事项在市域内“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全流程可视”,让企业有更多法治获得感。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