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社会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19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从乡镇到省城,记者走进福建各级医院——

检查结果互认,患者体验怎么样

本报记者 王崟欣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9日   第 13 版)

  核心阅读

  医疗检查结果互认,患者体验如何?在福建,记者跟随患者及家属进入各级医院,发现在做好质量控制的前提下,乡镇卫生院所做的血常规、胸片等检查结果,得到了省级医院的认可,不仅为患者节省了时间、减轻了负担,也提高了医生工作效率。

  

  在一家医院做的检查,换家医院就要重新做,这是不少患者面临的就诊难题。

  2021年起,福建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在全省范围推进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通过统一标准、建设平台、完善监管,已全面实现省、市、县级公立医院间的检查检验报告调阅共享和互认。

  检查检验结果怎么互认?成效几何?为患者带来了哪些便利?记者跟随患者和家属走进医院,一探究竟。

  乡镇卫生院做血常规、胸片,县医院医生在线读取影像、作出诊断

  屋外下着雨。站在诊室外,62岁的林广正有些紧张,不时咳嗽几声。

  林广正家住福州市闽清县白中镇黄石村,长期抽烟,慢性支气管炎是老毛病了。最近连日阴雨,林广正咳得越发厉害,还伴有明显的痰多、胸闷、气短。

  早年体检,医生便建议他定期复查。可医院离家远,林广正嫌麻烦,一直拖。这天,在女儿的催促下,林广正决定去家门口的乡镇卫生院跑一趟。

  一大早,骑上电动车,从家出发到白中镇卫生院,只用了不到10分钟。进门,左手边的全科诊室内,医生张晓锋接诊了他。

  “发烧吗?先量个体温。”张晓锋接过林广正的医保卡,插入读卡机,林广正过去的检查和用药信息在电脑上一目了然。“有肺气肿加支气管炎,先验血,再拍个胸片复查。”

  出了全科诊室,对面就是放射科。科室墙上,挂着放射诊疗许可证和县域医共体远程影像流程图。

  陈善涛是放射科的持证影像技士。指导林广正在检查设备前站好,陈善涛坐回操作台,拍下胸部正位和侧位两组影像,随即通过远程影像系统传送至闽清县总医院。

  与此同时,20多公里外的闽清县总医院影像诊断中心内,影像科医生收到了这组影像——读片、诊断、出结果,不到5分钟,林广正便拿到了自己的胸片报告。

  “我们只拍片,读片交给县总医院的专业医生。只要操作正确、仪器正常、影像清晰,县总医院的医生就可以给出专业诊断结果。”陈善涛说。

  记者在放射科检查项目表上看到,除了胸片,白中镇卫生院还能完成腰椎、骶尾椎、头颈、四肢等近30项X射线的影像诊断和心电图项目。

  做完胸片,林广正到二楼检验科抽血。不久后,拿到血常规报告,他回到全科诊室。“从两张报告结果看,情况比较稳定,定期跟踪检查。”听着张晓锋的解释,林广正松了一口气。

  “依托县域医共体,全县医疗资源实现共享。既方便了患者,也为医生减压。”张晓锋说,“别看是我们社区做的检查,不少报告拿到大医院,照样认。”

  血常规、胸片检查结果,得到省肿瘤医院医生认可

  社区的检查究竟准不准?县医院给的结果大医院认不认?看着父亲的检查结果,林广正的女儿林德丽还是有些不放心。

  带上报告,在福州市区工作的林德丽请了半天假,就近来到福建省肿瘤医院,准备请专家看看。

  门诊大厅内,长长的走廊两侧,并排而设的是一间间的检查项目间,每个检查项目前,都排着长队。二层的胸部肿瘤内科诊室里,同样有不少患者。挂号、排队,好一会儿,林德丽才等到叫号。

  副主任医师林景辉坐在电脑前,接过林德丽手中林广正的医保卡,点击系统上的“互认查询”。屏幕上,患者3个月内的检查检验记录清晰可见。林广正前一天由闽清县医疗机构给出的检查结果也在其中。

  “血常规刚做过,白细胞不高,胸片清晰,从影像看目前没有大碍,不过得定期观察,3个月后再补一次胸部CT。”林景辉说着,又转头对林德丽叮嘱,“老人家是不是长期抽烟?要把香烟戒掉……”听着医嘱,林德丽连连点头。

  林德丽走出诊室后,潘荣辉紧跟着进入。他从龙岩赶来,坐的是当天最早的一班高铁。此前,潘荣辉已经在龙岩市人民医院做过一系列检查,初步诊断为中期肺癌。

  和之前的一样,林景辉调阅出潘荣辉的检查检验记录,“肺部CT、血常规、肿瘤标志物都是近期的,情况比较明确。再补充做一些检查,明确肿瘤病理类型、分期及基因突变等情况后就可以进入治疗了。”林景辉说。

  “之前的项目不用再做一遍?”潘荣辉有些吃惊。原以为一个项目就要排上三五天,他已经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之前的检查都合理有效,只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补充。”林景辉点开一张影像图片,3D影像随鼠标滚动,和在自家医院做的效果一样。

  “早判断就能早治疗,这是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最大好处。”在肿瘤科室多年,林景辉感受深切,“对于患者做过的检查检验,达到互认条件的,我们直接引用其结果。如果病情简单,直接上抗肿瘤治疗;如果病情复杂,也可以减少重复检查项目。即使需要再次做相同项目,初期的检查也对我们研判病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外地患者而言,能大大节省其等待时间,同时也能提高医生工作效率。”

  记者注意到,医生在进行互认时会首先判断结果是否达到标准或超过有效时限,并不是对所有检查检验结果都认可。在实际操作中,如需开具互认时限内的重复检查项目,系统会自动跳出弹窗,填写“不认可理由”后,方可进行该项检查项目的开单。

  重复检查的减少,会不会动了医院的“蛋糕”?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福建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医院按病种打包收费,检查检验次数的减少,反而能减少医院开支。

  截至目前,福建全省243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接入省级平台,互认项目包含医学影像检查项目3类55项、临床检验项目7类73项,覆盖70%以上诊疗中常用、高频、高值检查检验项目。

  实现检查结果互认,信息化与标准化是保障

  在福建省立医院信息管理中心,这里一头连接着医院所有电脑系统的终端,一头连着福建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

  每天,上百条患者检查检验报告从这里下载进入医院各个科室,又从这里汇总上传至省平台,继而进入其他医院。

  中心主任张琼瑶全程参与了全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的建设工作。起初,平台投用后,由于报告内存过大,医生加载一张报告就需要几分钟,导致一线使用率并不高。

  为提高一线使用率,福建创新“预加载”模式——前一天预约就诊的患者,系统在当天深夜的系统使用低峰期,自动下载患者检查检验数据到本地服务器。患者就诊当天,医生调阅患者院外检查检验结果。

  医疗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统一的标准是前提。如何保证各级医院所做检查标准的统一?

  在前期互认过程中,福建由省临床检验中心、省放射质控中心牵头,依托各级临床检验中心对仪器开展定期质检,对操作医生加强培训,并依托医院间的对口帮扶,提升基层医学检查检验水平,推动各地各级检查检验水平趋于统一。省卫生健康委制定全省统一互认规则,明确互认项目明细、互认时限以及互认标准。

  福建明确互认项目为医学影像检查项目3类55项、临床检验项目7类73项,互认范围为同级公立医疗机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疗共同体内医疗机构之间,二级及以下公立医疗机构对上级公立医疗机构要互认。福建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保证质量控制的前提下,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乡镇卫生院所做的检查检验,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也能认。

  信息管理中心内,还连着全省检查检验互认监管平台,张琼瑶不时就会打开看看。平台上,同级各大医院的检查检验报告上传率、报告引用数、上传及时率等指标清晰可见。据介绍,福建将互认指标评价结果直接纳入公立医院院长年度绩效评价和三级医院评价指标,考核结果与院长绩效年薪、医院工资总额挂钩。

  据统计,截至目前,福建累计互认检查检验项目5.02亿项次,累计互认金额247.11亿元,覆盖2.60亿就医人次。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