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综合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四川美术学院“开放的六月”走过20年——

毕业生艺术展面向社会公众

本报记者 李增辉 王欣悦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7日   第 10 版)

  近日,位于重庆市高新区大学城的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厅内人头攒动,十分热闹。大学生结伴而至,拍照记录美好时刻;研学团队仔细欣赏每幅作品;亲子家庭驻足选购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开放的六月——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游”(以下简称“开放的六月”)自5月26日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以来,短短十几天时间,吸引超30万人次走进展厅品鉴艺术。

  本届“开放的六月”展览涵盖油画、雕塑、中国画、影视动画、跨媒体艺术、公共艺术、实验艺术等各个艺术门类,分别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等地展出近2000名毕业生的上万件作品。

  “如何吸引更多市民走入艺术殿堂?找到一个合适的连接点很关键。”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焦兴涛介绍,“学生的毕业作品展本身就是毕业季的固定动作,作品门类齐全,很适合公众参观欣赏。”自2005年起,四川美术学院决定打开校园、美术馆和教室的大门,“开放的六月”成为四川美术学院拥抱大众的年度之约。

  “每年的展览我都来看,每年的感受都不一样。”张建是重庆市九龙坡区居民,排队一个半小时才得以入场观展,现场的作品让他觉得不虚此行。“比如这幅竹编作品《青玉向扶光》,用竹子编织出藤椅、板凳等家具,重现了我童年的生活场景。”张建说。

  相比往年,本届展览形式更加丰富,四川美术学院策划举办了“美术馆之夜”、公共美育周、特色主题日等系列活动。其中“美术馆之夜”晚会加入了灯光秀、服装秀、舞蹈与音乐等视听元素。“这是为了更好呈现学生的作品。比如晚会上展出的服装设计、光影秀等作品,在静态下不好展示,通过灯光、舞美等元素来呈现会更加动人。”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何桂彦说。

  四川美术学院黄桷坪校区同时举办“开放的六月”20周年回顾展。“通过‘开放的六月’这一平台,四川美术学院数万名毕业生向社会展示风采。”焦兴涛说,在回顾展中可以看到,四川美术学院学子纷纷投身于城市更新、乡村全面振兴等领域,向社会交出“毕业答卷”。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