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学术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学术随笔)

欧阳康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7日   第 09 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最终要落到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中,体现到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之上,这体现了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主要表现为事物在矛盾运动中前进式变化、变革性进化的状态和趋势。马克思主义以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文明进步方向和价值目标,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指明“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把社会看作一个多种要素有机联系和协同发展的整体。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构成,人的发展涉及肌体健康、人口数量、人的素养、社会关系以及人的精神世界等诸多方面。

  历史总是伴随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向前发展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正是不断探索如何以社会进步来推动、提升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践历程。中国共产党人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进史,就是一部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生活的奋斗史。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在高质量发展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项涵盖广泛的系统工程,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在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人的现代化,必须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人口总量充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优化人口结构,推动现代化人力资源合理分布、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这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体现鲜明价值导向。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如同无数力的平行四边形形成的一种总的合力,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自然而然实现的,而是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民群众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中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结果。在高质量发展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促进人的现代化,关键在于不断强化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性,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创造活力,汇聚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