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体育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两度刷新男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世界纪录的射击运动员盛李豪——

“保持专注度,少去想结果”(新生力量冲刺奥运)

本报记者 季 芳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7日   第 15 版)

  核心阅读

  即将第二次踏上奥运赛场的盛李豪正全身心地投入最后阶段的备赛,展望巴黎奥运会,盛李豪渴望用刻苦训练去追逐梦想,向心中的目标发起冲刺。

  

  19岁的盛李豪身形清瘦,站在射击场上不算显眼,但他屡屡以优异的表现引发人们的关注。在日前结束的射击世界杯德国慕尼黑站比赛中,盛李豪夺得10米气步枪男子个人和混合团体两枚金牌。继2023年杭州亚运会后,他再度刷新了男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世界纪录。

  又逢奥运年,即将第二次踏上奥运赛场的盛李豪正全身心地投入最后阶段的备赛,竞技状态稳步提升,曾经的年轻选手已成长为中国射击队的主力之一。

  训练场上有股倔强劲儿

  位于北京八大处的国家队射击馆内,刚刚从射击世界杯慕尼黑站赛场归来的中国射击队在这里开启了备赛巴黎奥运会最后阶段的集中训练。

  举枪、瞄准、扣动扳机……盛李豪一气呵成。这些动作,即使已重复过成千上万次,在他看来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主管教练姚烨不时走到他身边耳语几句。

  进入国家队5年多时间,盛李豪已经两度拿到奥运会参赛资格,这是相当难得的成绩。2020年底,他搭上了队内奥运阵容选拔的“末班车”。彼时,他是队里年龄最小的运动员。从零积分开始,盛李豪一路闯关,最终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入选中国射击队东京奥运会参赛阵容。东京奥运会上,他以一枚男子10米气步枪银牌,完成了自己的奥运“首秀”,成为奥运会射击比赛历史上最年轻的奖牌得主。

  “盛李豪很有天赋,别看他年轻,只要站在靶位上,就会表现出沉稳气质。”姚烨说。

  训练场上的盛李豪认真刻苦,有股倔强劲儿,动作不满意就一遍遍重来。在他看来,射击就是与自己的“对话”,最重要的是打好每一枪。正是凭借这股劲头,他在巴黎奥运周期频频创造好成绩。

  2021年底的国际射联世界杯总决赛,盛李豪和搭档获得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金牌,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射击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总决赛)冠军。2022年,他第一次参加射击世锦赛就夺得1银2铜,为中国队拿到一个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2023年杭州亚运会,他夺得男子10米气步枪金牌,并创造该项目新的决赛世界纪录,今年6月举行的射击世界杯慕尼黑站,他再度刷新该项目决赛世界纪录……

  很多人说盛李豪屡创佳绩靠的是天赋,但他觉得刻苦训练才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全力做好自己。”“不去想太多。”保持专注,是盛李豪对自己的要求。

  屡创佳绩让他增添信心

  12岁时,盛李豪被父亲带到射击俱乐部,第一次接触射击,他就打得有模有样,盛李豪从此与射击结缘。

  在俱乐部练了一段时间后,盛李豪被推荐到江苏省苏州市体校射击队,进行步枪项目训练。当时他身形瘦小,每天要举着4.5公斤的枪械训练两个小时。当时队里的教练沈超回忆说:“他训练特别投入,专注力尤其好。”沈超发现,这个男孩对射击运动怀有特殊的热爱,面对枯燥的训练从不抱怨,总能不折不扣地完成教练布置的训练任务。

  这个沉稳内敛的大男孩,进步飞快。2017年,他被选入省队,开始在国内赛事中崭露头角。2018年,他在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夺得气步枪个人、团体和混合团体冠军;随后,他入选了国家队;2019年底,他第一次参加全国青年运动会,夺得男子10米气步枪冠军。一次次出色发挥,让盛李豪增添了信心,也让人们看到了这名年轻选手的巨大潜力。

  在东京奥运会赛场,盛李豪夺得了一枚银牌。奥运会的历练,也让他看到了差距。他说:“自己的大赛经验有所欠缺,临场应变和心理调控能力也需要再提高。”

  将在巴黎奥运赛场担起重任

  征战巴黎奥运赛场,盛李豪将担起重任:他将再次出战男子10米气步枪比赛,并与队友黄雨婷一起冲击气步枪混合团体金牌。

  赛会日益临近,备赛任务繁重。如何继续保持专注和稳定,是盛李豪需要面对的考题之一。

  “保持专注度,少去想结果。”他给出的答案很简单。他相信,认真对待每一天的训练,走好过程中的每一步,结果不会差。

  通过一次次训练和比赛,他与队友黄雨婷的配合越来越默契。两人作为主力选手参加了今年国际射联世界杯巴库站和慕尼黑站比赛,两度摘得气步枪混合团体金牌,展现了良好的竞技状态。

  相比于3年前备赛东京奥运会,如今的盛李豪状态更好,心态更稳。这几年的大赛历练,让他快速成长。在姚烨看来,参加奥运会是非常重要的经历,想要继续进步,他还需更加努力。

  “要靠不懈的努力,一步步往前走。”展望巴黎奥运会,盛李豪渴望用刻苦训练去追逐梦想,向心中的目标发起冲刺。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