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综合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在新的起点上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晓红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7日   第 10 版)

  2024年6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工程院、全国工程科技界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这是中国工程院的重要时刻,全院院士与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无比自豪。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为新时代新征程工程科技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高度肯定了中国工程院建院30年来的成就,饱含着对全院院士和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为工程科技界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贺信蕴含的关怀厚爱、期望重托,不断增强新起点上再立新功的使命感责任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工程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中国工程院始终坚持党对工程科技事业和院士队伍的全面领导,牢记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牢记中国工程科技界最高学术机构职责使命,团结凝聚院士和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大力推动工程科技发展,不断攻克科技难关,建设大国工程,铸造国之重器,凝聚起工程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工程科技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工程科技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中的革命性意义。纵观人类历史,蒸汽机、发电机、计算机等科技创新成果,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和生活水平的大跃升,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技术迅猛发展,工程科技的引领变革作用愈发明显。我们要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进科技创新,发挥工程科技创新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驱动和支撑作用,完成好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对中国工程院提出了殷切期望。面向未来,中国工程院将牢记嘱托,始终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进、开拓进取,用实际行动赓续创新奋斗的精神血脉,发扬报国为民的光荣传统,在新的伟大征程上书写新的奋斗史诗,不断谱写工程科技发展新篇章。

  回顾30年光辉历程,中国工程院团结凝聚全院院士和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勇担重任、勇攀高峰、勇毅前行,大力推动工程科技发展,汇聚一流创新人才、产出一流科技成果、贡献一流咨询建议、打造一流学术平台,工程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在国家发展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国工程和国之重器世界瞩目。广大院士在深空、深海、深地等领域,取得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有力支撑了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实施和一大批大国重器铸就。“嫦娥”奔月,“北斗”组网,“天问”探火,“天和”升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成功研制,国产预警机、国产航母、万吨级大型驱逐舰捍卫疆土。神威、天河、曙光超算进入世界第一方阵,C919展翼长空,“深海一号”探索海底,“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逐梦深蓝。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大国工程造福人民,中国高铁、中国桥梁、中国港口、中国大坝成为亮丽的中国名片。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突破。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广大院士勇攀高峰,突破了一个又一个“卡脖子”难题:北斗芯片更新换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填补国内植入式人工心脏空白,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海试成功,含能材料取得创新突破,国产疫苗、重大新药创制等护佑人民生命健康。

  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果斐然。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助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八纵八横”高铁网贯通南北,5G网络让万物互联成为可能。杂交水稻技术创新连续刷新粮食生产纪录,特高压输电、西气东输输送丰富能源,复杂原料百万吨级乙烯成套技术筑牢我国石油化工基石,“华龙一号”首堆发电。大型盾构机、智能机器人等高端装备推动产业升级,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跨越发展引领全球。科技支撑全国路网、水网、电网、管网等不断提高现代化、智能化水平。

  汇聚起强大的工程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作为世界工程教育第一大国,我国持续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实践,构建了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的中国特色工程教育模式,我国工程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培养造就千万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显著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提升我国工业化水平,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充足的工程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竞相涌现,工程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为我国工程科技创新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中国工程院在新的起点上,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厚爱、期望重托转化为奋进一流的实际行动,在深入学习中加深理解,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深化,创造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新成就。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国家科学技术界和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学术机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我们要自觉肩负光荣使命,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奋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加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谋划,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充分发挥院士群体多学科、跨领域的优势,围绕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和前沿领域,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勇闯创新“无人区”,破解重大工程科技难题,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工程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两院院士提出了做“四个表率”的殷切期望,这是我们履行工程科技使命担当的精神力量。要强化对院士队伍政治引领,加强院士队伍监督管理,更好发挥院士作用。坚持院士称号学术性、荣誉性、纯洁性本质,不断强化院士称号的精神激励作用,团结带领广大院士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引领良好社会风尚,充分发挥院士队伍引领学术风气和社会风尚的“头雁”作用,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引领工程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程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催发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革,都会推动人类文明迈向新的更高的台阶。”工程科技实践性、创造性、集成性和带动性强,既能选择、引导、带动基础研究,又能推动产业变革。要聚焦国家战略需要,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转化融通发展。从重大工程、重大战略需求中凝练关键科学问题,支持和鼓励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创新。要充分发挥我国系统完备的工业体系、超大市场规模、丰富的应用场景和高效的组织体系等诸多优势,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以工程科技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围绕工程科技重点领域,催生新产业,开辟新赛道,形成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强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趋势的战略研判,推动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探索构建以任务为牵引、项目为依托的重大任务协同攻关模式,推动开展联合攻关,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力争取得更多原创性突破。推动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长期稳定的制度性资源保障,推进科技力量优化组合,构建目标一致、权责分明、有机融合的重大任务攻关体系。

  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两院的国家高端智库职能,发挥战略科学家作用,积极开展咨询评议,服务国家决策。”中国工程院要坚持以服务党和国家决策为宗旨,提高战略咨询质量,建设成为国家倚重、国际一流、影响广泛的高端智库。加强战略科学家队伍建设,着重发挥院士群体智力优势,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意见和建议,为行业、产业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撑。扎实推进科学评估,围绕重大科技政策制定、重大科技方向选择、重大工程科技项目等积极开展评估工作。

  春华秋实满庭芳,栉风沐雨薪火传。中国工程院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凝聚全院院士和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