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港澳台侨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日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福建三明市建设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

“乡建乡创,让我们筑梦圆梦”(两岸脉动)

本报记者 钟自炜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6日   第 06 版)

  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福建三明市泰宁县杉城镇际溪村游人如织。在山水环绕的静心书院感受耕读乐趣、在精致浪漫的星空民宿享受农家风情……看到这一切,台湾女孩张欣颐开心极了,她与这里结缘已近10年。

  2014年底,为开展村庄规划建设,学习景观设计的张欣颐第一次走进际溪村,开始了驻点工作。

  丹霞地貌的际溪村,林深水美、景色奇绝,当地耕读文化也底蕴深厚,历史上名人辈出。“际溪村有着独特资源与优势,只是缺少发掘。”张欣颐和团队成员很快瞄准当地历史文化名人宋代名臣李纲,以丹霞水乡的田园风光和尚书故里的人文底蕴为依托,有机融入农耕、运动、养生等元素,打造“耕读李家”品牌。

  “最初别人介绍时常说‘这位是台湾设计师’。但现在大家会说我是‘拿着规划设计图的福建农民’。”几年下来,张欣颐成了“新村民”,小山村也变成了俏模样。如今,际溪村已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3年累计接待游客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30万元。

  自际溪村开始,张欣颐走访了福建100多个乡村,服务超过20个村落。“乡建乡创,让我们筑梦圆梦!好山好水好政策,让我们有灵感去勾画美丽乡村的未来。”张欣颐说。

  海峡两岸共谋乡村发展,两岸同胞的心也越贴越近。2022年12月,三明市获批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如今,从人员交流到项目建设,从文化交流到产业合作,两岸乡村融合发展不断升温。

  在三明市清流县赖坊镇姚家村,台商简文通打造的千亩花园已成为当地的“金名片”。“这里和台湾家乡的纬度、气候相似,适合种花。”看中清流县的气候特点,简文通尝试打造集花卉培育、种植、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开发为一体的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基地。每年春天,他种植的30万株花树竞相绽放,连成一片粉色花海,吸引游客逾20万人次。

  然而,种植伊始并不顺利。“花树成活率不高,周边基础设施也待完善。”简文通说,了解到有关情况后,当地有关部门积极协调专家上门“问诊”,同时扶持完成了观光步道、观景台、节水灌溉系统等配套设施建设,相关生产生活设施不断完善,游客接待能力进一步提升。

  清流县获批设立国家级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近年来,创业园通过“惠台政策+服务创新”推动两岸一家亲的心灵契合,“特色项目+技术创新”推动两岸多领域的产业契合,“高优产品+销售创新”推动两岸全方位的市场契合,不断提升园区建设水平。“作为两岸农业合作的试验田,创业园共入驻台资企业76家,总投资15.32亿元,年产值达11.5亿元。”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副主任付利明介绍。

  “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我们将在健全保障服务体系、深化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争取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三明市台港澳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