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日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施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

加强研究生层次中小学教师培养

本报记者 吴 丹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6日   第 04 版)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转发教育部等部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优化师范生公费教育制度,加强研究生层次中小学教师培养。

  《实施办法》出台的背景是什么?从“师范生公费教育”到“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完善?记者采访了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和专家。

  提升培养层次——

  支持公费师范生免试攻读全日制教育硕士后再履约任教

  2007年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2018年,“师范生免费教育”改称“师范生公费教育”,要求本科毕业后需履约任教不少于6年。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将硕士研究生作为教师招聘学历要求;但同时,我国中小学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比与国际水平仍有差距,且中西部与东部差距明显。”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

  《实施办法》提出,从2024年起,国家在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本科4年,教育硕士研究生2年),支持符合条件的公费师范生免试攻读本校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再履约任教。部属师范大学统筹设计并实施公费师范生本科4年及教育硕士研究生2年培养方案,切实保障培养质量。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原有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免试攻读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基础上,《实施办法》支持公费师范生免试攻读全日制教育硕士后再履约任教。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认为,将免试攻读非全日制教育硕士调整为免试攻读全日制教育硕士,可以避免出现工学矛盾,提升师范生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中小学输送研究生层次教师。

  “从‘免费’到‘公费’再到‘本研衔接’,充分体现了政策的迭代升级。”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说。

  优化师资配置——

  推动毕业生到中西部省会城市之外的地(市、州、盟)及以下行政区域任教

  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所部属师范大学累计招收公费师范生15万人,毕业生履约任教率超过90%,其中,约90%在中西部任教,为基础教育一线补充了一大批优质师资,在吸引优秀人才从教、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实施办法》明确,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面向全国,重点为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之外的地(市、州、盟)及以下行政区域培养研究生层次中小学教师,不得定向到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或省会城市主城区任教(5个自治区、陆地边境省份、海南省、贵州省、青海省除外)。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原有政策重点为中西部培养输送教师的基础上,《实施办法》进一步推动毕业生到中西部省会城市之外的地(市、州、盟)及以下行政区域任教,推进省域内优质师资均衡。同时,强化履约要求,除重大疾病等特殊情况外,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毕业后需履约任教不少于6年,履约任教情况与信用记录挂钩。

  “师范生公费教育、国培计划、特岗计划等实施多年来,一定程度缓解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质师资短缺的现象。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全面振兴的深入推进,中西部地区对提升教师层次和质量的需求日益迫切。”西南大学党委书记张卫国说。

  “从以往经验来看,公费师范生履约任教率高,是中小学教师培养补充的可靠渠道。”梅兵认为,实施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将为中西部地区补充一大批研究生层次的中小学教师,有助于提升中西部地区的教师队伍整体质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注重职后发展——

  有计划地培养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成长为基础教育领军人才

  如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能发展的公费师范生?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落实经费保障方面,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都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财政资助覆盖培养全流程,进一步激发公费师范生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优秀学生可享受国家奖学金,鼓励学校设立专项奖学金,激励学生刻苦学习。

  在确保工作岗位方面,教育部根据各地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实际需要和部属师范大学培养能力,商相关部门统筹制订每年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确保招生培养与教师岗位需求有效衔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各专业公费师范生履约任教的地(市、州、盟)范围并报教育部审定。各地组织专项招聘,通过双向选择等方式切实为每名毕业的公费师范生落实任教学校和岗位。

  在强化培养支持方面,各地、各部属师范大学构建地方政府、中小学与高校合作机制,集中优质资源用于公费师范生培养,并建立毕业生职后专业发展跟踪服务机制,将人才培养与使用相结合,有计划地培养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成长为基础教育领军人才。

  此外,《实施办法》提出,各地要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优惠政策,吸引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各地要为公费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提供办公场所、周转宿舍等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

  “2011年以来,累计有2500余名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到青海任教,有效补充了紧缺学科师资。”青海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宋磊说,下一步将着力做好师资需求摸底,科学编制青海省相关培养规划,确保实际需要和培养规模有效衔接。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